作者:
anti87 (天機老人)
2015-08-20 12:18:37http://chinese.wsj.com/big5/20150820/fin094843.asp
人民幣匯改動機為何值得懷疑
為了提振經濟增長,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近些年來都實施了大規模貨幣刺激措施,在這一
過程中,日圓和歐元匯率隨之大幅下降。中國上週以更為溫和的幅度直接引導人民幣走低
,稱這樣做是為了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
雖然長期以來美國財政部一直呼籲中國實現人民幣匯率市場化,但對中國上週採取的行動
是否能夠實現這一目標持懷疑態度。美國國會一些人甚至抱著完全敵對的態度。而在全球
範圍內,有關中國掀起“貨幣戰”的指責聲音此起彼伏。
中國會想,在這個問題上是不是存在一個雙重標準,這樣想也許自有其道理,但雙重標準
的存在也是有原因的。近年來,中國已經進行了許多市場化改革,但提振經濟增長和就業
依然是政府最關心的問題。中國的貿易伙伴有理由懷疑所謂改革的真正目的是,以損害其
他國家的方式,通過貶值提振出口和經濟增長。
從經濟層面來說,引導人民幣貶值的目的相對更為一目了然。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
中國央行採取了一國央行通常都會採取的措施,即下調利率。在日本、美國和歐元區,降
息會自然壓低一國匯率,因為尋找更高回報的投資者會在降息後把資金轉移至其他市場。
但中國政府仍嚴格控制著跨境資本流動和人民幣兌美元的波動幅度,這使得中國能夠在不
觸及貨幣政策的情況下調整匯率。
在近年來的大部分時間內,中國利用這種自由將人民幣盯住美元、人為壓低人民幣匯率以
刺激出口及抑制進口,這是一條加快工業化進程并為數百萬農民工創造工廠就業機會的有
效策略。
但如今人民幣匯率的低估程度顯然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大。在日本和歐洲央行仍在放鬆貨幣
政策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即將加息之際,美元大幅上揚,盯住美元的人民幣也隨之走高
。中國的經常項目盈餘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已從2007年的10%降至去年的2%,以美元計
價的盈餘額不及德國的水平。
投資者在大筆資金進出中國方面已經逐步獲得了更多自由,他們對人民幣利率下行作出了
應有的反應,即拋售人民幣,這推動人民幣匯率跌至被允許的波動區間下限,迫使中國央
行拋售美元、買入人民幣進行干預。在一個真正由市場力量決定人民幣匯率的機制下,中
國央行本不必承擔這些職責,可以像正常的央行一樣採取行動,通過單一的貨幣政策來決
定利率和匯率水平。
然而,全球其他地方應該擔心,這並不是上週改革和人民幣貶值的真正意圖,而且許多國
家將最終受到衝擊。花旗集團(Citigroup)研究了人民幣貶值10%對30個國家的影響,其中
29個國家的產值均會下降,只中國例外。日本和歐元區的產值將減少約0.5%,中國在亞洲
的競爭對手受影響程度更大。
經濟增長不應是一個零和遊戲。在一國放鬆貨幣政策時,對國內支出及進口的刺激作用應
會使其貿易夥伴受益。相比之下,中國經濟似乎更多地受到出口而非進口的拉動,即便是
面臨人民幣升值這一不利因素時也是如此。高盛(Goldman Sachs)稱,過去三年來,出口
和出口相關投資對中國經濟增長率的貢獻(扣除最終轉向出口的進口部分)每年均達到2
個百分點左右。這一水平較2010年有所回落,但在其貿易夥伴經濟增長放緩以及人民幣走
強的背景下,這一比例依然非常引人關注。
由於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下降,今年中國的經常項目盈餘可能超過德國。在當前全球儲蓄過
剩而需求不足的環境下,中國仍是儲蓄過剩的最大來源,而且中國的儲蓄規模在不斷增加
。
此外,就在人民幣貶值幾週前,中國國務院公佈了一項提振出口的新計劃,包括通過增強
人民幣匯率的彈性來促進出口。追蹤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行為的機構Global Trade Alert的
伊文奈特(Simon Evenett)指出,去年年末,中國公佈了數百筆出口增值稅退稅,今年上
半年出口退稅額增長了12%,高於出口增速。
中國央行稱人民幣貶值目的在於實現人民幣匯率市場化而非幫助國內出口商,此話也許並
非虛言。然而,中國央行在這些問題上的言語分量遠不及其他國家央行。你或許不認同耶
倫(Janet Yellen)執行美國貨幣政策或德拉吉(Mario Draghi)執行歐元區貨幣政策的方式
,但你絕不會懷疑他們執掌著大權。相比之下,中國央行的決定必須獲得中共內部政治監
督者的批準,而後者大體上不像中國央行那樣傾向於自由經濟。
當政府認為股市跌幅過大時,中國央行不得不出手救市。當市場壓力開始推動人民幣大幅
走高、出口下滑時,中國央行會頂住壓力不干預嗎?在中國央行有作為之前,姑且不能相
信中國的表態。
Greg Ip
comment : 華爾街日報,美帝觀點,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