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必須檢附):
http://news.cnyes.com/20151218/20151218121523128872711.shtml
2.原文內容:
押錯邊 人民幣急貶 傳逾5000家港企面臨倒閉!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18 12:15
http://imgcache.cnyes.com/cnews/20151218/201512181202514568310.jpg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受美國啟動升息影響,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匯價急跌,讓「押錯邊」的出口港商慘賠
。據港商刊登廣告透露,有企業原為對沖人民幣升值而買入「遠期外匯合約」,詎料因近
期人民幣急貶勁虧15億人民幣,甚至有5000多家企業面臨倒閉,呼籲港府及中央政府出台
支持製造業的政策,並希望後年中前將人民幣的貶值控制在3%內。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郭振華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承認,近月人民幣急跌確令廠家
有所損失,部分利潤率較低的企業難逃結業的命運。他指,由於以往人民幣一直單邊升值
,因從事出口的港商以美元結算,故此絕大多數港商在接單後都會買人民幣升值作對沖,
約佔6成香港廠商。
郭振華進一步表示,為降低經營風險,出口商習慣每接一張單,就與銀行簽訂一份遠匯合
約,買人民幣升值。由於近年出口市道欠佳,訂單以短期合約多,廠商亦因而簽較短期的
遠匯合約為多,風險相對細,誰不知人民幣在數月內大幅貶值,令廠家大失預算。他坦言
多年來人民幣只升不跌,無廠家意識到會大幅貶值。
對於港商在廣告上大吐苦水,稱有一間業務量較大的塑膠料行直接損失15億元人民幣,郭
振華稱,企業可能與銀行協議遠期匯率時過份樂觀,及對沖比例太多,加上訂單眾多,遂
造成沉重的損失。他指,港商一般接了單才買遠匯合約,損失有限,但不排除有企業未落
實訂單已簽遠匯合約,只蝕無賺,擴大了虧損幅度。他又指,簽訂一年期或以上的遠匯合
約,他相信炒賣成份居多,非作出口的風險管理。
但對廣告上揚言有5000多間企業因人民幣大幅貶值而面臨倒閉,郭振華則不敢苟同,指結
業未必完全與匯價問題有關。他指,雖然廠商有虧損,但正常程度不至於導致結業,估計
受影響的企業本身已經營困難,利潤率較低,才經不起此役挑戰。廣告上稱人民幣貶值的
影響大於工資上漲及招工困難,他則反駁指,今年請人的確不難,因出口下降,工人不敢
轉工,流動性較往年低,因此不應如此比較。
美國聯準會(Fed)宣佈10年內首次升息,預期將再為人民幣帶來貶值壓力。郭振華指從事
出口的港商以美元結算,為了管理經營風險,不會完全不做遠匯合約,亦不會買人民幣跌
。現時見人民幣有貶值趨勢,可能減少對沖比例,免遭太多損失。
昨(17)日在岸人民幣(CNY)兌美元10連跌,為過去8年首見,當日收報6.4837,創4年半新
低,較上日收盤價跌104點子;離岸人民幣也再次跌破6.55關口。自「811」匯改以來,離
岸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已經跌5.35%,今年來亦跌5.28%。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中國這十幾年來都是有著一流的條件卻一再採行三流策略的國家,
因為海外發債的總規模與滲透度遠不及美債,現在只能隨波逐流了.............
中國習慣性的用辦廟會的方式在制定國策,有瘟疫要攘解豐收後要狂歡;
美國則是一直保有從中古世紀以來的教堂建造習慣,
把很多會隨著時代調控的可能性都考慮到了.........
就拿非洲策略與興建國內大型工程為例:
美國在開發亞斯文水壩時就是只要對方簽下本票,之後要怎麼搞隨他去。
但中國的非洲開發策略就很糟糕,著名的案例是中非尚比亞:
https://disp.cc/b/163-97rK
(內容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