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分享自己的選股邏輯

作者: kbcc   2016-07-10 12:35:14
前文恕刪, 也分享一下目前自己的心得.
一開始我也是都從基本面著手, 很用功的去看每一檔的營收成長, 毛利結構, 償債能力
等等. 但後來發現這個方法有一個困難的地方是, 透過這個方法篩出的股票, 可以肯定
100%是以"現況"評估所謂的"好股票", 但其中可能只有大約80%是"還會成長"的好股票,
20%是"向上有限"的.
勝八輸二, 這是勝率不錯的好方法, 但麻煩的是那20%向上有限的股票, 以我個人經驗
總是要一跌再跌, 才能夠從消息面確認"這支股票確實已經不是好股票了". 我認為適用
這個方法的人, 需要訓練良好的停損概念, 這我一直不太具備, 所以我個人在一開始從
基本面出發時, 來來回回大約只有持平.
目前我的方法很簡單,
1. 找出長線低基期且盤整已久的股票. -確保大股東持有成本相近
2. 刪掉低於12塊的. -避免不小心買到炸彈變全額交割
3. 啊沒有3. 其實只有兩個步驟而已.
每天要做的事就是上班打開滑一下, 看有誰今天轉強, 轉強的再看一下有沒有帶量.
轉強又帶量, 就直接算一下金額買進. 然後再回去上班.
晚上時回顧一下今天買入的標的, 發現基本面好爛的, 就保守一點準備做純技術分析的
隔日沖或隔n日沖, 技術面轉弱就出. 發現這支基本面怎麼還ok的, 就會野心放大一點.
所以我基本面仍看一點, 不過是當作在用技術面買入後的輔助. 這個方法可能不容易篩
出像joke大的績優股, 但做做短中期的價差, 目前實行起來是蠻有效的. 供大家參考.
※ 引述《fantoccini (如何實現兒時夢想)》之銘言:
: 我覺得jokeman大大這篇分享的很不錯
: 順便補充一下我自己的心得和用法
: : 基本面 =>
: : (攻擊)
: : 1. 月營收的"年增率"要增加(最好連續至少半年以上),代表訂單穩健,企業穩定
: 1月2月的年增率用1.2月累計年增率一起比對比較好 原因是過年的休假日每年
: 可能都不太一樣 或者業者為了因應過年 可能某個月份趕出貨 所以
: 可能造成1月份年增率爆高 2月反而年減的情況
: : 2. 毛利率跟營益率至少比過去三年"同季"增加,有的是營收大增但是毛利大降
: : 這就代表產品組合變差或是削價競爭,這種公司不碰
: : 3. eps要比過去三年以上"同季"更進步,不能變差
: : 4. 股息股利發放要不差於過去三年,有賺錢的公司才有能力照顧股東
: : 5. 本益比不超過12倍以上的公司
: 本益比不用證交所提供的本益比(過去四季) 要用未來的eps算出來的本益比
: 很多人找不到低本益比是因為他在看過去的eps 而不是著眼未來
: 假設A公司 去年eps = 1 今年eps預估可能10 目前股價50
: 你用去年的eps來算本益比 會覺得本益比50太扯了 跟本是炒股
: 但能算出今年eps=10的人 會覺得本益比才5 太便宜了
: 常常有人說基本面沒用 因為都是過去發生的事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