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鑽研股市對社會有貢獻嗎?

作者: Ivanov (Visca Catalunya)   2016-08-24 18:51:38
在國外的論壇 Quora上看到類似的討論,裡面有一些有趣的概念
跟這個討論有點關係,分享上來給大家參考。
https://www.quora.com/Is-the-stock-market-a-zero-sum-game
原文連結在此,英文比較好的板友可以直接閱讀,我選擇挑一些有關的內容來回覆
首先,這串討論串似乎區分了長期投資與短期交易的差別
所以我先排出回答這是否為零和遊戲。
因為如果是長期持有(Buy-and-Hold),隨著公司良善經營獲利
分配的股利與該公司的公開市場交易價值自然會提高
換句話說:賺到的錢是公司創造給你的,不是你去搶別人來的,也就不是零和遊戲。
: 其實他原本內文是說
: "但上市後在次級市場
: 讓一群人花了大量的時間在交換訊息
: 製造訊息 甚至炒作訊息
: 謀求中間的價差
: 而這個短期價差卻不是透過生產來的
: 是零和的局 整個社會沒有實質貢獻"
: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覺得沒有太大爭議
我們來想像一個假設性的問題:
1.) 你在一家自助洗衣店,你口袋中只有NT$1000紙鈔,但是洗衣店機器只吃$50硬幣,
你可以
a.) 找一家小7,買個東西把錢找開
b.) 找一家小7,請店員換錢給你
b.)的場景在台灣多半不多收費用,但是如果他要求你支付 $5的換錢傭金
在急迫洗衣服的狀況下,或許你還是得換。
上述情況是一種"交易",而交易的本身可以拆分成:
a.) 是希望有50元硬幣的人可以盡速拿到
b.) 持有硬幣的人可以交付到需要的人手上
c.) 交易本身會有成本
今天在台灣,這樣的交易本身並不會帶來額外的成本(損失NT$5),為什麼?
因為到處都有便利商店/小店,今天A店員機車不讓我換我去找B店
而且行走的距離可能不會太遠
今天在台灣銀行服務也方便,每家小店要去跟銀行換硬幣都不會太困難
因此也不必要額外跟需要的人(想洗衣服的人)收費
上面的段落要怎樣才能成立? 參與者(店鋪)者眾,所以這項服務成本會被消除。
套到證券市場:證券市場要參與者眾,成本才會被消除
通常成本是買賣價的價差,或者是交易的手續費。
而也需要參與者眾,不同"資訊"的交換才會更趨透明。
: 如果讓大量社會菁英投入這種短期炒作,對社會應該是有害無益
雖然要挑語病的話,我們可以討論甚麼"大量",甚麼是"炒作",甚麼是"害",甚麼是"益"
但我們今天先不關心語意上的問題,我們來看一下市場幾個特色
a.) 參與者需要能夠從中獲得利潤才能夠繼續,不然就會自己退出市場,加入其他市場
如果交易者本身不會從市場中獲取利潤,那他們自然就會退場去找其他工作
換言之,"大量社會菁英"投入這樣的狀況,並不太可能成為現實。
證券市場是個高度競爭的行業,而經常也是長期持有(Buy-and-Hold),會有較好的報酬
有人願意做短期,高頻的交易,那麼是他們主觀認為自己能吃這碗飯,從中獲取預期利潤
他們承擔成本(壓力,交易資本,時間),獲取報酬(交易價差)
提供證券市場公共利益(流動性,交易稅等)
一段時間過後他們會自己衡量自己是否想要過這樣的生活
承擔這樣的風險跟壓力(他們的主要成本)
我沒有遇過很多交易員,但是我遇過的交易員幾乎都說
"我在等待時機做一筆大的就要走了" (XD)
並不是"很多"社會菁英願意吃這碗飯的。
b.) 負和遊戲(Negative Sum Game)提供的風險承擔:
在Quora裡面有人提到一個有趣的看法:
選擇權的交易,在考量傭金後,基本上都是負和遊戲
那為什麼有人還要交易選擇權?換句話說,大家都知道最後幾乎會被發行商賺走
原因就是:這些人對於特定的風險更加厭惡。
這種概念就像是為什麼人要買保險一樣,很多保險基本上都不是甚麼好交易
但是很多人還是願意投入,原因就是因為特定事項是他們最恐懼的事情
然而,如果沒有短期交易的作手,願意承擔這些風險,這些風險也無法轉移
換言之:沒有交易市場=>沒有風險分擔機制=>大家回家吃自己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捐錢給阿彌陀佛/基督/阿拉,這也是一種"保險" (:P)
: 然而,Shadou大在後續的回文當中也提到,怎麼樣的投資方法才是有貢獻
: "巴老的貢獻最多是說找到資本最有效率的配置
: 賺到最多錢 然後再讓這個錢回饋社會"
: 如果這些社會菁英不是將心力花費在股價的炒作上
: 而是鑽研公司的體質與前景,讓股價能夠反映公司真正的價值
: 在股價過低於勇於進場,讓股價能有一定支撐
這裡有幾個現實上的問題:我們試想 "一家公司,交易量很低"
a.) 如果這是一家好公司,你在默默增加持股期間希望他交易量很低
但! 一定得要有人"注意"到這家公司,很多人進場買進,他的價格才會更高
=> 參與者眾交易量高還是很重要
b.) 如果這是一家爛公司,那麼文中暗示所討厭的"炒手"最喜歡這樣的公司
因為可以左手換過右手,交易是少數人堆疊出來的
但! 這些炒手還是得找到人下車。他們透過作價來吸引人家的注意
然後他才能夠將獲利入袋。
=> 所以交易者眾對於這些人也很重要
從a.)/b.) 可以發現:交易本身是中性的,可以幫助好的目標,也可以達成惡的目標
但是沒有交易,善惡均不能,價格價值都沒有辦法彰顯。
所以,要達成文中所述的目標,是要
"正確的資訊,廣為大眾所知,並且透過交易反映到次級市場,做出較佳的評價"
我個人是認為: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反而是要更多社會菁英加入證券市場
並且傳遞較佳的資訊到證券市場,不管是透過交易,或者是透過分析
而非是文章所暗示的:社會菁英不應該加入證券市場
: 在股價過高的時候,也能適時出場,對炒作氛圍有冷卻的效果
很多實證的文章都證實:如果要適時出場或放空去冷卻炒作非常困難
就像一滴水灑到正在著火的房子上。
所以是一開始就讓市場自在的運作,偏離價格也不會偏離太多,避免炒作的可能。
而不是火燒起來才去澆水冷卻
也就是說:更多人參與,一開始就有各種不同的意見,就比較難偏向特定一方
一點想法,分享給大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