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外資券商的五大困境…

作者: DeutscheBank (Deutsche Bank)   2016-08-30 19:37:45
1.原文連結(必須檢附):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29/1927305
2.原文內容:
2016-08-30 03:02:35
經濟日報 陸行之
過去20年,筆者很榮幸曾任職於日盛、柏克萊、瑞士信貸、花旗、巴克萊等券商亞洲區高
科技及半導體研究部門,並參與外資券商及台灣半導體產業同步萌芽、成長、茁壯的黃金
歲月,帶領團隊征戰並獲獎無數。
但時不我與,最近這一、兩年,年薪百萬美元的研究/銷售主管、明星分析師/銷售人員
愈見凋零;愈來愈多的外資券商,竟在外資持續匯入買股下,要撤出台灣,轉到香港。筆
者在此點出外資券商在台灣的困境,渴望政府和業者能共同提出對策。
一、佣金被砍75%
當台灣各種ETF和高股利基金茁壯,以及公司不斷提升研究報告的法令規範,愈來愈多的
外資客戶不願再付高額的交易佣金給券商養研究和銷售人員,而透過各種程式交易(Prog
ram trading)或直接下單(Direct Market Access, DMA)來進行交易,因此市場結構從
付0.07-0.20%交易佣金率的高優質客戶,逐步轉成付0.02-0.05%的低率客戶(>70%),這
當然造成券商獲利衰退而決定縮減在台業務。
二、45%vs.17%所得稅率當然有差
當外資券商能花40萬美元請到33萬美元價值的駐港分析師,為何要花60萬美元請到同樣經
驗、能力、教育背景和價值的駐台分析師?這是所得稅率競爭力的問題,尤當台灣所得累
進稅率提高到45%後,外資券商擴編香港,台灣證券人才轉戰香港已成趨勢。後果是我們
損失大量的超高所得專業人才和稅收。所幸目前新政府正積極討論降低專業人才所得稅,
以吸引海外人才,並留住台灣人才,筆者以為稅率短期內降到30%才具國際競爭力。
三、科技產業沒落、MSCI降台股權重
當中國紅色供應鏈利用其掌控的市場優勢,高薪挖角獲取技術,再配合國內的鎖國政策及
缺工、缺地、缺電、缺水的困境,中國逐步蠶食鯨吞台灣科技產業的動能,從品牌、組裝
、零組件、LCD、LED、太陽能到IC設計產業,記憶體及封測產業也將無一倖免。MSCI減台
股的權重、相對地增加陸股的權重,勢必促使外資券商在亞洲重新部署,並順勢將高科技
研究部門轉往稅率較有競爭力的香港。
四、投銀部門沒落
當台灣好公司漸漸以增加現金股利和進行現金減資為導向,加上產業本益比/價格對股東
權益比偏低,公司透過投銀到海外發行股票或可轉換公司債的誘因減少,透過商業銀行低
利率聯貸增加,加上新證券法規禁止投資銀行影響並補助研究部寫報告推薦投資銀行客戶
,這些都造成投資銀行部門獲利衰退並停止對證券部門的補助。
五、法規不符合國際市場慣例
歐美和香港市場允許外資分析師接受媒體採訪,台灣不允許;歐美和香港媒體可評論分析
師的報告,台灣媒體不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上市公司和券商,公平揭露(Fair D
isclosure)會影響股價資訊給所有投資人,本國法律規定券商,只能將分析師報告傳給
簽訂推介契約之客戶及專業機構投資人;香港證期事務監察委員會(SFC)允許駐港分析
師可同步研究台灣和中國的科技公司,台灣法規不允許駐台外資分析師研究中國科技公司
;大陸券商買下外資券商,卻被卡住不能買台灣分公司。
上述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法規限制大網,間接造成駐台外資券商和分析師逐步喪失其亞洲
高科技研究中心的地位,並需券商增加配置高成本的法遵人員配合,那外資券商出走就不
足為奇了。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滿20字):
外資券商成慘業!請調降個人所得稅救救外資金童!
作者: henry3182001 (台灣加油)   2016-08-30 19:51:00
看到第二點就想噓,整天只會要求調降所得稅台灣對集團商人富人已經夠偏頗了還要怎麼樣不然你去越南排放污染物看看啊,莫名其妙
作者: fantasywater (prepare myself)   2016-08-31 00:21:00
德銀發文是德銀也要徹了嗎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