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政府開個藥方吧。
不過先前情提要一下
券商去據點化本來就是正常的,現在電子交易盛行
我至少五年以上沒刷過本子,根本不需要去券商
據點存在唯一的目的是接電話處理很多文件簽署,跟處理融資還有現股償還等問題
營業員失業是很正常的,因為接單的功能早就被手機APP和電腦取代
不太需要營業員了,現實上之前券商提供的方案蠻可行的
叫營業員推薦股票當起分析師,全民分析師時代展開
有行銷人員股票才有人要買
但問題來了,很多人說那要是賠錢怎麼辦?
很簡單,現在怎麼規範分析師,就怎麼規範營業員
但把門檻降低就是,分析師學那麼多未必會賺錢啊
很多分析師也不停損的,也沒個策略,像個無頭蒼蠅
而厲害的分析師也不怕沒有生意,自然市場機制會力拱
可以採用登記制,用中央控管發送紀錄
然後軟體自動統計分析師績效,誰也逃不了
軟體一算就知道誰是績效王,自然會淘汰掉不適合的分析師
畢竟散戶的目標還是要賺錢,績效不好的人自然被淘汰
這是第一箭
再來就是剛剛回文有人提到
其實這概念很早就有人提了,只是政府不買單
把台灣的張拆成股來交易,讓交易門檻下降
幾千元也能買股票,也能買到台積電大立光
積少成多的概念
這是第二箭
再來就是砍掉健保補充保費門檻,健保叫股民繳不合理
應該回歸使用者付費,低收入戶真的付不出來的國家買單
財源從豪宅稅再往上加,反正打擊豪宅市場對市井小民沒差
有錢人豪宅被課稅課多了,打擊高房價也頗有助益
卻不會傷害到市井小民的房子
而且健保保費已經收足了,過度的條款應該砍掉了
不然會殺雞取軟
這是第三箭
以上三箭獻策解決台股低量
※ 引述《PPLong889 (屁屁龍泡泡)》之銘言:
: 1.原文連結(必須檢附):
: https://goo.gl/L9hZU1
: 2.原文內容:
: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2016年11月2日電)
: 台股量能頻頻創低,上市櫃5日均量僅約新台幣750億元左右,
: 低於券商損益平衡點,如何降低成本度過寒冬,成為券商經營顯學。
: 台股的冷清,券商最有感,
: 根據券商內部評估,在雙北市的營業據點,
: 不算人事費用,每年至少要賺500萬元以上才能打平,
: 相當於台股日均量必須站上800億元,若長期業績未達標,
: 裁撤據點就成為選項之一。
: 光是10月,國內券商就裁撤超過10個據點,
: 包括元大證券裁撤5個據點、群益金鼎證券裁撤2個據點、
: 華南永昌證券裁撤2個據點、統一證券裁撤3個據點、
: 玉山證券裁撤1個據點,這還不算因據點整併而減少的數字。
: 除了直接撤點外,券商也把能省的費用砍得一毛不剩,
: 例如占成本大宗的資訊費用,過去一排看盤單機縮到剩下個位數,
: 有需要的投資人再去用,專供下單大戶的VIP室也關光,
: 因為「根本沒有大戶」。
: 為了省每坪約2000元的租金,原本使用兩層樓的券商現在將辦公空間擠在一層樓,
: 過去在營業大廳看到的一整面看盤電視牆也已經逐漸絕跡,
: 業者笑說,電視牆現在最大的作用是「供媒體拍攝」。
: 券商主管表示,外資成交量占大盤比重超過3成,
: 這塊市場本土券商根本吃不到,台股面臨「大戶退場、散戶跑光」的泥沼,
: 經紀業務大幅縮水,連過去賺錢的金雞母自營業務也因為外資操盤,
: 中小型股本益比下調,操作難度大增。
: 他說,市場上盛傳一個笑話:唯一自營部賺錢的券商,
: 是因為操盤手束手無策,老闆氣得丟下一句「去買台積電 (2330) 好了」,
: 才逃過虧損命運。
: 在台灣市場賺不到錢,券商除了積極輔導營業員取得保險、
: 財富管理相關證照,擴大業務範圍之外,也積極開拓複委託業務賺海外財,
: 像第一金控 (2892) 旗下第一金證券更有意利用香港子公司握有和昇9號牌的優勢,
: 與馬來西亞、越南當地的投資公司合作,
: 在香港募大眾私募基金到東南亞投資具潛力的未上市公司,另闢獲利蹊徑。
: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滿20字):
: 從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以來,
: 台股還曾經出現過六次單日成交量超過2000億的情況,
: 相較之下,現在的成交量簡直慘不忍睹,我的券商朋友個個唉聲嘆氣
: 誰能告訴我何時才能再看到超過3000億的歷史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