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eewalker (報告饅頭班長不夠)》之銘言:
: 海外生產比重拉高 更衝擊整體經濟
: 蔡鴻坤分析,「過去,我們出口是贏過南韓的,現在卻不到南韓的六成」;台灣出口有九
: 十%是製造業,但現在產業外移了,連外銷訂單的海外生產部分,也從過去的十%一路提
: 高到五十五%;這不僅使得出口輸給南韓,當工廠都往外移,就業機會減少,薪資也跟著
: 拉低。
: 他直言,我國實質薪資水準不如十六年前,很大原因就是製造業外移,製造業員工的年薪
: 通常可超過百萬元,但製造業的就業機會是減少的;反觀這幾年增加的工作以服務業居多
: ,但以餐飲服務業為例,其平均薪資僅三萬三千多元,遠不及製造業薪資水準。
過去製造業員工年薪百萬?
我是活在平行世界還是指過去作業員可以發股票的年代?
那些會外移的產業 本來就是因為成本(如薪資)太高才走的
持續留著也是造成低薪的元凶
服務業比重增加是大部分已開發國家必然現象
把低薪歸咎在服務業 有沒有想過 產業政策嚴重傾斜出口
匯率油水電補貼都對出口有利 那服務業當然低薪阿
服務業就是被出口製造壓榨的
事情當然沒那麼簡單 你趕走了那些產業就會造成失業率上升跟內需下降
但現今低薪確實也有一部分是因為殭屍產業沒趕走的關係
從製造業單位需求來看更是笑話
有沒有想過台灣有60萬外勞大軍 南韓規模比我們大一兩倍 外勞也沒多太多
照這個理論來說我們就業帶動的需求不是應該很強嗎 強到都進了這麼多外勞?
還是說要牽拖外勞不消費? 他們明明花的可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