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灣新藥族群 還有多少未爆彈?

作者: dearevan (有情有義流浪漢)   2017-04-27 11:57:21
問題還是老樣子
有的公司是認真的想做出新藥開發
有的公司是認真的想靠新藥炒股騙錢
最近聽說某間未上市公司
宣稱找到非常厲害的抗癌新藥機制,以這個機制發展藥物可以針對90%的癌症治療而且療
效超好
但是這個關鍵實驗數據,是這公司的顧問(某間學校的教授,實際上真正的大股東之一)
他底下某個學生做出來的
結果後面進來的助理研究員怎麼重複都無法得到相同的結果
結果處理方式就是火速開除這個助理,再找一個新人,做不出來又繼續開除,就這樣不斷
找人又開除人直到哪個有「悟性」的新人能做出他們想看的數據才停止這種循環
學術界的論文造假風氣直接搬到業界繼續這樣惡搞
背後的核心股東早就設計好,管理階層在公司IPO股票上櫃之後兩年內可以出清股票
員工由公司主導跟銀行借錢買的公司股票則是要上櫃三年後才能出清
也就是說將來出事,員工背黑鍋機率很大
再來就是數據有問題這部分,背後核心股東都不明講要員工配合造假,就不斷開除的方式
看哪個頂不住壓力來自己迎合,將來出事可以推說實驗都某某某做的,大股東也是受害者
很無辜欸
最近聽說這間公司開始開放「非員工」認購股票,一股10塊錢,歡迎相招叔叔伯伯阿姨一
起來發大財...
這種公司就是未來很可能的未爆彈
而且互相打聽一下發現這些公司還不少
手法如出一轍
簡直是黑心老闆SOP教學模式
簡單來說有幾個特色
1. 多半以抗癌新藥為幌子,臨床一期就力求上櫃炒股
2. 公司規模很小,大多十來人,研發部門頂多五六人
3. 學校老師跟他學生跳出來開設的小型公司
4. 宣稱找到的效果近乎奇蹟
5. 花大錢買新聞稿找公關定期發稿
6. 公司花不少錢給律師事務所,一有不利風聲就提告來避免風聲走漏
遇到這種真的要格外小心.......
作者: flyeagle1978   2017-04-27 12:10:00
生技如果政府不扎大錢 跟本就不可能起來台灣一年的研發經費 大概等於輝瑞一年的研發經費分下去跟本有等於無 無效又浪費錢
作者: crusoeisland (心死)   2017-04-27 12:24:00
10間有9間都說中了...真的是這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