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魯近年研究財報狗、雷浩斯的書,大概弄懂了怎麼看財報、怎麼解讀財務數據指標
也大概清楚要如何評價一間公司的好與壞
例如ROE>15%、每股自由現金流量>0元、營業現金流對淨利>80%之類的
只是,這種數據也只有在財報出來的時候才能得到,內部人、主力、法人早就已經知道了
也已經反映在股價上了
他們的書也有提到什麼,"當長短期營收成長黃金交叉,那就是營運動能轉強"
或者是看什麼"股利折現評價"、"高登公式"可以估算合理價位
但問題是,市場沒有那麼無效率,不要說等營收出來了,就連"接獲大單"這個新聞出來
就直接大漲了,誰還在跟你等營收出來?
又或者什麼"質化分析",但問題是這些主力、法人老早就把這些研究透了
早在題材發酵前好幾年就吸飽籌碼,等著時機到來大炒特炒了
而等到該公司營運轉優,出現那些良好的財務指標,股價早就已經炒得高高的
沒什麼投資價值了
而散戶分析老半天,研究出個好公司、低價潛力股,結果主力法人不愛,股價永遠死魚
大盤漲個股不漲、大盤跌跟著一起跌
到底研究基本面、財報面有那麼厲害嗎?
我的感覺就是"至少還有股利可以領"、"至少不會輸得太難看"而已
有沒有哪位股神是"研究基本面、看準未來趨勢買進市場輕視潛力股因而大賺"的例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