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陸依然是台商最好的選擇

作者: ryanworld (大木人18號)   2018-04-16 13:01:15
原文連結:https://goo.gl/y4u4pj
2018年04月16日 04:10 旺報 唐永紅
(作者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經濟平台執行長唐永紅教授)
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如果演變為貿易戰,無疑會衝擊到其他經濟體。但是,台商也不必過度擔心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即便真正發生貿易戰,中國大陸在可預期的將來也依然是世界經濟中發展機會較多、發展環境較好的市場。
其一,中美對經濟全球化及國際貿易迥然有別的態度與取向,已高下立判。眾所周知,當前美國逆全球化而動,以美國自身利益優先而不顧別國利益,而中國大陸高舉經濟全球化的旗幟,呼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美貿易摩擦是由美國違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而率先發動的,而中國大陸是基於維護國際經貿秩序與自身利益而被迫還擊的。中國大陸因此從一開始就是站在人類正義與國際道義的制高點上的。
其二,中美如果發生貿易戰,最終中國勝美國敗將是大概率事件。中國大陸是被迫還擊,社會內部民意高度支援,團結一致抵禦外侮;而川普發動貿易戰徵收關稅,雖然讓美國內部跟進口品有競爭關係的廠商高興,但將損害仰賴進口品的廣大消費者的利益,以及以進口品為原材料或中間產品的美國企業的利益;而中國大陸以牙還牙對美國出口到中國大陸的產品徵收關稅,又會讓美國出口生產商將利益受損的責任歸罪於川普。這一方面不利於川普的執政權,另一方面也讓美國內部難以形成合力。
其三,中國大陸市場依然是發展機會較多、發展環境較好的市場。中國大陸經濟與市場已今非昔比,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已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即便因貿易戰完全失掉美國市場,但巨大的內需市場也足夠保障中國大陸經濟持續發展波瀾不驚。
其四,美國的市場脅迫再次警示海峽兩岸,需要調整產業結構。長期以來,海峽兩岸在國際產業分工中主要以台灣接單或上游基地-大陸中下游組裝製造基地-最終產品出口國際市場的分工與合作模式為主。這種分工與合作模式造成產業鏈中附加值較高、具備技術與市場壟斷性的前端關鍵技術、產業標準、品牌,以及後端的通路、服務和市場均以美日歐發達經濟體為主導;海峽兩岸在整個國際產業鏈中處於較低地位,並深受美日歐市場變動的影響。
目前海峽兩岸正力圖推動產業邁向高端水準,但顯然不為外部勢力所容。美國在貿易摩擦中對中國大陸採取的相關措施明顯主要針對大陸高科技產業領域。但今天任何外部勢力都不能阻擋中國大陸產業的高端化發展。廣大台商特別是從事高科技產業的業者可以繼續堅定在大陸發展的信心,並積極掌握大陸市場發展先機,以有利於企業長遠發展。對於深受國際市場影響的廣大加工貿易企業,中國大陸也在繼續採取有力舉措,協助轉型升級,轉移中西部地區,拓展內需市場。
感想:
雖然美國好像看起來佔了上風,但內地的未來發展潛力還是巨大的
台灣未來仍然需要跟對岸保持緊密合作才是上策
作者: s820912gmail (MR S)   2018-04-16 13:02:00
會台
作者: littlejunjun (littlejunjun)   2018-04-16 19:14:00
「依然....」兩個字聽起來像絕望的口氣
作者: fallinlove15   2018-04-16 20:11:00
補貼削價競爭 毒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