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EROR (偶然與巧合)
2018-07-04 20:10:011.原文連結:
https://tinyurl.com/y9bjcsv5
2.原文內容:
2018/07/02 07:57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在國際鎳價走強激勵下,上游不銹鋼大廠燁聯 (9957) 、唐榮 (2035
) 紛調漲7月份不銹鋼品內外銷價格,可望帶動下游相關鋼廠跟進調漲產品價格,受惠族
群包括燁興 (2007) 、大成鋼 (2027) 、彰源 (2030) 、新光鋼 (2031) 、允強
(2034) 、運錩 (2069) 及唐榮等鋼廠,增添第三季獲利能量,不銹鋼族群潛力浮現
。
其中,燁興今年伴隨產能利用率大幅提高與料源掌握得宜,除第一季轉虧為盈外,第二
季、第三季獲利有機會持續加溫;唐榮也隨著鋼價連續調漲,並設法降低原料成本,預期
第三季有機會轉虧為盈;新光鋼因搭上風電便車,將於彰濱工業區投資的水下基礎廠房,
預計近期內動工興建,且於年底完工啟用,即可開始供料給合作夥伴世紀鋼 (9958) ,
營運如虎添翼。
不銹鋼專家表示,近來國際鎳價反彈走強,最新現貨價每公噸逼近1.5萬美元,6月份月
均價來到1.51萬美元,較5月份均價大增700多美元,加上外銷市場台幣貶值及供需平穩等
利多因素加持下,讓燁聯、唐榮等上游廠有機會持續調漲7月份不銹鋼價。
不銹鋼盤元大廠燁興去年大虧1.84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35元,但今年第一季已轉虧為
盈。法人指出,最主要是高雄廠和屏南廠的產能利用率大幅提高、超過9成,有助降低固
定成本,且料源掌握得宜且充裕,再加上鋼價上漲等因素加持,使其營運好轉,有倒吃甘
蔗的趨勢。
唐榮去年雖賺進2.43億元,每股稅後淨利0.69元,但今年第一季卻陷入虧損,法人表示
,主要是去年底包括電極棒物料價格大漲,造成原料成本大於產品售價漲幅,再加上不銹
鋼市場供過於求,以及自印尼青山廠和大陸進口的低價熱軋產品,明顯擾亂市場秩序,單
單大陸最近進口的熱軋就達到7~8萬公噸,嚴重衝擊營運。
惟此些不利因素,隨著唐榮近來加強開源節流,且儘可能採購較合理的原物料,以降低
成本,再加上近三個月來鋼價持續上漲等因素加持下,除了第二季可望縮小虧損幅度外,
並力拚第三季能轉虧為盈。
此外,大成鋼、彰源、新光鋼、允強及運錩等相關鋼廠,近來隨著國際鋼價走揚,與台
幣匯率貶值,有利外銷接單等因素加持下,預期下半年營運也可望漸入佳境。(新聞來源
:工商時報─記者林憲祥/高雄報導)
3.心得/評論:2027 今天小漲 3%,根據最後一段新聞內容可能是國際鋼價走揚而
吸引投信今日買超 2000 張‧但是這則新聞 7/2 發出的隔日 2027
卻慘跌至 35.75,是先拉高再殺出的概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