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712/1205335.htm
2.原文內容:
遠見/搶搭印度成長列車 「油價、持有時間」兩大變數
文╱林讓均
印度對企業來說,是最後一塊高速成長的超級市場,不可不搶,那對一般投資人而言,該
不該搭上這班列車?
《遠見》獨家專訪印度最大資產管理公司ICICI保誠資產管理公司(ICICI Prudential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投資長奈倫(Sankaran Naren)。他在印度金融業界有27年
經驗、基金操盤經驗超過13年,是印度金融市場的意見領袖。
ICICI保誠資產管理公司的總管理資產規模超過500億美元,自2014年以來,規模複合增長
率逾24%,在奈倫的帶領之下,陸續被信評機構「晨星」與《亞洲資產管理雜誌》評選為
印度最佳基金公司。
身形高大圓滾、笑聲朗朗的奈倫提出印度投資建議,以下是精采分享:
印度在莫迪總理四年執政下,有三方大主要改革方案,首推GST(商品及服務稅)的施行
,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成就,影響擴及各領域。
第二,是金融服務的普及,讓更多人可以開戶,以利於推行數位化平台,線上就能滿足各
種需求。
第三,大力推行基礎建設,印度的基礎建設還不到位,到處都在大興土木,現代化建設可
能將持續30~40年。
雖然改革的效果還須觀察,但已顛覆許多產業,包括基金業的運作。
相對於其他新興市場,印度的首要優勢在於是人口第二大國,而且有企圖心追上先進國家
,不只要像莫迪所說,在2025年經濟翻倍成長,依照人口規模來說,我們有能耐成為全球
第一大經濟體。
但與印尼、巴西等能源輸出國家相比,印度最大的劣勢就是仰賴石油進口。今年以來油價
劇烈波動,讓印度受到很大衝擊,如果油價一桶漲30美元,那麼印度得多花450億美元在
油價上。
油價上漲影響層面很大,這就是為何美國與許多經濟體要升息的主因之一。現在美國十年
期公債殖利率都已經要到3%了,這些因素加重了印度盧比的貶勢。
油價上漲、盧比貶值,讓印度央行採取鷹派立場升息。然而不管油價漲不漲,印度央行的
立場一直很鷹派,印度利率也幾乎是全球最高的。即便通膨率下跌,印度利率還是高,這
和其他經濟體的劇本不太一樣。
也因此,儘管美國處於升息循環、公債可能飆破3%,但我們對印度債市有信心,因為相
對於其他市場,印度有高利率的利差保護,目前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高達7.8%,資金不至
於大幅撤出。
只不過,美國加速升息將讓美元走強,可能讓印度盧比持續蒙受貶值壓力,好在美元不可
能一直走升、聯準會升息效果也有限,因此問題不大。
目前我最擔心的問題是油價,如果油價持續驚驚漲,對印度通膨率與盧比的衝擊會更大,
因此投資人雖有高利差保護,仍可能因匯損而傷及收益。
因此,如果對印度投資只要看一個指標,那我會說「就是油價」,這是短期最核心的影響
因素。
長期投資 可預期合理報酬
然而,我建議投資人對印度,要採取長期投資策略。印度做為地表最大的民主國家,改變
總是比你想像得慢,基礎建設也可能因為土地徵收等問題而延滯。但我必須說,莫迪在這
四年確設立了明確的改革架構,經濟體質正朝好的方向進展。
所以在未來30~40年,印度都會持續成長,醞釀著很大商機,這將反映在企業成長上,增
加公司債與相關類股的持有價值。
至於印度股市,已到高水位,若干中小型股的確貴了,但大型股還在合理價位,所以我們
的資產多配置其上。我們並不相信印度股市的年增率還會大幅攀高,然而就長期架構而言
,還是值得布局。
總歸而言,我覺得投資印度最該關心兩件事:油價波動、持有時間。
如果你相信油價不會飆破100、上到120,並對油價變動有合理的接受度,又願意長期投資
,那麼未來5~10年,印度就是一個好選擇。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7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goo.gl/5S7h4Y】
3.心得/評論:
印度股市這幾天已創新高,看來絲毫不受貿易戰影響(反而還受惠?)
不過畢竟是個比中國家底更薄的新興市場,投資此類標的人仍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