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成本是指大戶或共同基金,大手筆買賣一檔股票時,
因為市場沒有掛上那麼大量的買單/賣單,使得股價不得不被拉抬/摜壓,
進而提高了買進成本、或降低獲利。
受到衝擊成本影響績效的例子,我舉彼得林區為例,
1977年林區主持麥哲倫基金,林區稱得上是當時的選股專家,
他投資的標的讓麥哲倫的績效高達20%~60%。
然而1981年,麥哲倫基金開放給一般大眾,在之後的幾年,基金規模持續變大。
由於手上的資金太大,沒辦法像以前一樣投資小型股而不會遭受嚴重的衝擊成本。
林區被迫買進大型公司,例如Fannie Mae、Ford。
對付衝擊成本,分散標的是很直觀的一個策略。
然而,在他退休前,麥哲倫基金投資的公司高達一千七百家。基金規模超過160億美元。
由於績效跟S&P 500指數差不多,林區過去的光環不在,選擇於1990年退休。
事後諸葛來看,假如1981年沒有開放給一般大眾購買,基金規模不會快速變大,
林區遭受衝擊成本的影響就沒那麼大,他也不必被迫買進權值股。
拉回台股,我最近也感受到衝擊成本的影響。
以前在投資權值股、金融股時,一次買賣一百萬元的股票,對市場根本沒有影響。
舉例來說,一次買進100萬元的台積電,對股價會造成甚麼影響?
一點影響也沒有!
但我投資小型股(標的可搜我文)時,別說一次,我一日要買賣100萬元的股票,
股價會受到我的買/賣單而上漲/下跌1~2%。
假如我要買賣200萬的股票,當日股價必定上漲/下跌3~5%。
因此我的買進成本隨著我持續買進股票不斷提高。
我目前的對策是,先休息一下,讓市場自己跑一下。
等股價下跌時再繼續吸進該檔股票,等股價上漲到目標價後小量逐步賣出。
剩餘的資金,要嘛放在銀行、要嘛投資其他標的。
股板不乏投資金額上億元的大戶、中實戶,
我倒很想知道,你們要如何克服這種困境?
分散投資標的是唯一的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