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LV518 (芷蘿)
2018-09-16 00:15:291.原文連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9/14/n10715128.htm
2.原文內容:
(記者林燕編譯報導)
中美貿易爭端加劇,可能進一步傷及中國商業,依賴出口的中國各省遭遇寒冬。
路透社週五(9月14日)報導說,「對中國南方省份來說,關稅(衝擊)已經到了特別糟糕的時間點,因為這些省份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希望擺脫低端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
廣東省是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第一的省份,同時也是中國出口製造業的核心省份。官方海關數據顯示,在7月6日第一輪美國加徵關稅之前,廣東省的上半年出口總值已同比下降了3.3%。
在美國的關稅衝擊下,廣東出口製造的前景更加不堪重負。許多出口商開始考慮將其業務轉移到海外,以避免美國的貿易關稅和降低勞動力成本。
其中,小企業吸納了近一半的廣東就業。隨著貿易戰持續,越來越多的小公司(包括中國公司)決定要不要關閉工廠,或轉移到另一個成本較低且可避開美國關稅的東南亞國家。根據廣州省的官方統計,1月至7月,廣東工業企業的就業人數較上年同期下降4.5%,至1,315萬人。
普林斯頓社會學博士、政治與經濟學者程曉農告訴「美國之音」,中國近六成外匯結餘來自廣東,現在廣東的外企員工比去年同期減少近百分之十,說明外資已經開始收縮或外移,這個趨勢今後可能加大,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越來越明顯。
「關稅衝擊也是雙重打擊。」光大新鴻基北京辦公室主任肖特(Jonas Short)說。他表示,從一定程度上看,廣東的現狀可能是川普(特朗普)推出全面關稅後,依賴出口省份的「縮影」。
有報告指,若美國全面對華加徵關稅,中國就業市場遭受的衝擊將不言而喻。摩根大通日前估計,如果美國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即便中國(中共)將人民幣貶值5%,並對美國商品進行報復性徵稅,中國也可能失去70萬個工作。
為此,中共當局從中央到地方,在「穩就業、穩增長」的壓力下,都陸續出台刺激措施。廣東省近日公布一項10點計劃,包括調降電價、降低運輸和土地使用費,以及調低強制性企業養老金支付上限等。福建作為中國沿海地區的出口大省,在8月也公布了類似的一攬子措施。
中共財政部、稅務總局在9月5日也發通知,從2018年9月15日起,對機電、文化等近400種產品提高增值稅出口退稅率,更是掀起出口省份城市爭取16%出口退稅(增值稅)的高潮。
外界質疑,中共這些政策究竟能不能達到效果?
應對貿易戰 中共國內減負政策效果差
有兩個方面決定了中共對國內企業減負、應對貿易戰的效果注定不佳。第一,出口退稅效果未得到翔實的論證。第一個實施出口退稅的城市是浙江義烏、中國最大的綜合商品出口批發地,在2013年第一年實施退稅政策時,出口量翻了一番,這是外界認為的一個「成功」案例。
但到廣州市2017年獲得中共商務部批准、執行出口退稅政策,雖同年出口增長9.1%,但隨後就出現下降,僅2018年前七個月的出貨量下降了8.8%。
第二,省內的削減商業成本的措施是「隔靴撓癢」,沒有實質效果。
香港《南華早報》週四(9月13日)報導說,工廠業主和行業分析師認為,中國南方省份的一攬子削減商業成本措施,無法抵銷運營成本增加以及中美貿易戰造成的損害。
他們表示,由於國內經濟放緩和美國關稅導致出口業務受挫,中共政府減少收費和稅收的效果似「化妝品」,不足以重振小企業經營或恢復信心。
不妨以中美企業運營成本進行簡單對比。房地產開發商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表示,自2009年以來,中國的整體稅賦水平一直高於美國,到2017年美國總統川普的減稅政策更是拉大了這一差距。
根據他8月撰寫的一份研究報告,從其它經營成本來看,中國的電力成本是美國的1.3倍,物流費用是美國的2.9倍,還有中國企業需繳納的社會保障金(工資的43%)更遠高於美國企業支付的13%。
3.心得/評論:
中國想賺美金除了美債之外就是靠出口了,
所以出口這塊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它少;
畢竟如果沒美金甚麼事都別想做。
前一陣子公告實施的貿易補貼就是這用途,
你盡量出口賺美金進來、我再用人民幣補貼你關稅。
當然這種作法還是不可能長久的,
重點還是先擺在稱到期中選舉後再看看;
總之,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玖點貳伍毛:大紀元,不可信
作者:
saintsmw (Saint)
2018-09-16 00:21:00中或最贏
沒辦法,台媒沒一個肯像大紀元這樣大幅報導連三民自報這種,都會瞻前顧後了...不過可喜的是大紀元水準拉高不少,脫離以前八卦小報的那種格調了
作者: sidneys (查無此人) 2018-09-16 02:09:00
凜冬將至
作者:
fushing (fushing)
2018-09-16 04:33:00大紀元一直如此只要不看江澤民毛澤東的相關報導 水準飛升
作者: otouber (麥) 2018-09-16 07:13:00
奇杷政府還不倒?
作者:
acecup (曠野盜賊)
2018-09-16 07:52:00大紀元只要提到法輪功,很容易變成情緒性發文,讓五毛找到攻擊點
作者:
gglong (豆油)
2018-09-16 07:54:00作者: billionaire 2018-09-16 08:29:00
工廠外移中
大紀元不是老愛報不利於中共的消息,而是目前的現實就是如此,內容大部分也是引自路透社,學者及南華早報,又不是憑空捏造,其他媒體不報只是粉飾太平或是失職而已,還好最近有些台灣記者也跟上了
小廠會依賴美國?除了外商,在中國有幾家工廠會注重外銷?對它們來說外銷比重像是小菜,除非它在中國市場已經發展到極限,有餘力。
貿易戰讓大廠減少出口 自然減少跟下游廠商下單 然後這些大公司的老闆旗下員工賺的變少 自然減少消費 也影響到生產民生用品等的製造商總得來說不止有影響 還影響甚鉅
美國也是,自己市場大,除非多出市場需求才會想做外銷,大國的人民思維與島國是相反的
支那現有經濟還是靠外銷為主 內需市場輸美國太多了人均gdp還屌輸台灣的國家 你能期待他現在開始靠內需?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18-09-16 09:15:00還在市場需求 多數中國人無力負擔消費 那不是demand那叫desire
貿易戰影響是美商,進口成本變高,已經有外商準備把(銷美國)部分移到南美或印度或東南亞生產,但是成本也是會增加因為零組件運費增加 但比關稅低很多, 移出中國的廠商是因為工資成本太高,不是貿易戰2,3年前工資一直上漲時,工廠移往東南亞就已開始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18-09-16 09:33:002000億元最快17日公布 先上10% 視談判結果加碼到25%(WSJ)
作者: janiceb (janice) 2018-09-16 11:00:00
不管啦 支或最贏
作者:
henrk (台北大肥貓)
2018-09-16 11:45:00關稅就是把消費品價格拉高,本來一個月買5個變4各減少了不必要浪費,也是環保義舉一份
作者:
homeaki (敏)
2018-09-16 21:39:00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