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0/24/n10804765.htm
2.原文內容:
(大紀元記者洪梅綜合報導)
多年拒絕美國、高度依賴廉價俄羅斯天然氣的德國,終於向川普政府做出了關鍵讓步,決定向美國天然氣敞開大門。這是川普政府即將取得的一個關鍵性勝利。
德國擬投入5億多美元 建造進口美國天然氣的航運碼頭
《華爾街日報》週一(10月22日)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本月一個早餐會上對議員們表示,聯邦政府決定為一個用於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LNG)的航運碼頭終端項目提供5億歐元(約合5.76億美元)支持。該項目因缺乏政府支持而停滯不前。
報導指,這意味著,在美國總統川普試圖減少俄羅斯對德國的影響力之際,默克爾政府對美國作出了重大讓步。在一場與俄羅斯的爭取歐洲最大能源市場的激烈博弈裡,川普政府即將取得一個關鍵性的勝利。
作為歐洲最大的能源市場的德國一直以來依賴於俄羅斯天然氣,因為俄羅斯天然氣成本低於美國,所以德國一直拒絕進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
川普政府上台後,為了對此進行牽制,一面要求德國進口美國天然氣,一面警告德國說,要對參與興建連通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Nord Stream 2)項目的企業予以制裁。去年,德國與俄羅斯達成共同建設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項目的協議。
今年7月11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的北約峰會上,川普批評德國在西方與俄羅斯外交衝突之際無視盟國的利益,向俄羅斯輸送資金。
他指出,德國花了數十億美元,從俄羅斯大規模購買石油和天然氣,使德國成為俄羅斯的「俘虜」。可是,德國卻要美國投入大量軍費保護自己不受俄羅斯侵犯,這對北約來說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華爾街日報》表示,德國決定敞開大門進口美國天然氣,除了有望解決曠日持久的貿易爭端,還可能化解美方針對俄、德共同建設的北溪管道2號線路的制裁威脅。
美官員:國際需求增長 貿易戰不影響美天然氣出口
美國能源部副部長布魯耶特(Dan Brouillette)週一(10月22日)在美國駐日本東京的大使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減少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進口,目前不足為慮。因為印度對液態天然氣的需求上漲、歐洲開始轉向更多元的能源來源,以及日本等其它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目前全球對液化天然氣的需求非常高。
液化天然氣是將天然氣冷卻到零下256華氏度(零下160攝氏度),壓縮至六百六十分之一的體積後再通過油輪運往他國,而非通過管線輸送。隨著各國尋求更清潔的燃料,液化天然氣交易已成為全球增長最迅速的大宗商品貿易之一。
近期中美貿易戰加劇,為報復美國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政策,中共9月18日宣布對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包括對液態天然氣(LNG)徵稅10%,從9月24日起執行。中國是全球液化天然氣的最大進口國。為了治理空氣污染,中方正加緊淘汰火電廠,轉而使用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過去兩年約進口了美國10%的液化天然氣。
據金融和風險分析機構Refinitv Eikon的數據,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液化天然氣從今年1月的45萬噸驟降至9月的14.5萬噸。
3.心得/評論:
全世界以前把佔美國便宜當慣例的國家,
都在一次次的會談中慢慢重回公平的框架;
像這次想進口便宜的俄國天然氣、又怕命脈被掌握,
於是再讓美軍來保護、既得了便宜能源又有人無償保護。
但就是怎麼聽怎麼覺得不合理,
要美軍保護、天然氣好歹也讓美國賺;
要人家自己出軍費來保護你,美國又不是做慈善事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