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懶人包看「蔡英文經濟」GDP增1.5兆海放馬

作者: clausewitz (理論學家)   2018-12-06 07:38:20
※ 引述《sean12345678 (男人)》之銘言:
: ※ 引述《deann (古美門上身)》之銘言:
: : 姑且不論那1.5兆的GDP有多少是灌水出來的
: : 台灣的問題從來就不是GDP不高的問題而已
: : 而是GDP幾乎年年提高 但受雇者分配GDP卻是在逐年下滑的問題
: 其實分配的問題,我是這樣看的啦。
: 垃圾和無能的階級,分得少
: 經營得好,有頭腦的,分多一點
: 大概是合理的。
: 至於怎麼判定,
: 不需要太多論證,
: 因為結果就在那裡。
: 只是分得少的那些,不承認自己差。
個經上合理的事,總經上不一定合理。
經濟成長不但要生產成長,消費也必須成長。除非台灣有把握怎麼拉高出超都沒有
風險,不然生產成長,消費沒有成長,多出來的生產要怎麼處理?
先說高度出超的風險。台灣出超就是買主入超,必須要買主一直買得起,也不會生
氣,才有可能不斷出超。而出超帶來的外匯,又會透過匯率影響國內經濟。基本上
可以判斷,追求出超並不是合理的經濟政策,國內生產和消費不該有過大差距。
由於知識可以累積,生產力可以預期會一直成長。然而消費力要怎麼成長?消費力
需要有所得支撐。綜合消費函數和需求層次理論,可以預期將所得多分配給較低階
級,會比少分配給最低階級,更能幫助消費。因為所得較低階級,還有很多未滿足
的需求。
而且探究台灣的內部現象,還能發現台灣所得較高階級的需求,本地未必能提供。
所得較高階級已經不需要費心在生理和安全需求,然而社交和尊嚴需求所需要的精
品,大部分仰賴進口,而進口在經濟成長上是減項。
所得和能力掛勾,通常都是和生產力掛勾(有聽過敘薪標準是以消費能力衡量的例
子嗎?),因此只看能力的分配制度,必然帶來生產力過剩。
支持所得再分配,並不只是基於同情,而是長遠來看,讓更多人能滿足低層次的消
費需求,對總體消費力的拉動會最為明顯。
作者: deann (古美門上身)   2018-12-06 07:56:00
把錢發給老年人常常會變儲蓄 給年輕人才會消費
作者: McAllen (過期奮青)   2018-12-06 08:17:00
push
作者: WTF55665566 (來亂的)   2018-12-06 08:20:00
結果台灣砍個年金就該該叫了
作者: zks6699 (zks6699)   2018-12-06 08:45:00
所得再分配是說要用均富卡了嗎?還是說共產比較正確?你的錢是我的,但我的錢還是我的,這樣嗎?不是想吐槽啊,但經濟學理論不能這樣用的--為了社會的目標要個人放棄權益為了你的所得再分配促進消費理論,你同意政府將稅率提高至40%以上嗎?不然你說的所得再分配要如何執行?
作者: boy830117 (帥恩)   2018-12-06 09:00:00
凱因斯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8-12-06 09:01:00
這篇觀點是對的 如果把通膨加進去就更正確些
作者: zks6699 (zks6699)   2018-12-06 09:01:00
講難聽一點,這些理論1970年代就有經濟學家提過了,還要冷飯熱炒嗎?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8-12-06 09:04:00
所得再分配可以透過財政政策(比如差別課稅)與貨幣政策(比如特定階級產業的利率優惠與補貼 甚至通膨操作) 去策略性操作 引導發展與分配的平衡現在的問題是 理論上的均衡點在哪裡?要做到什麼程度才能不傷害經濟發展下做到分配平衡 目前沒太多研究答案
作者: zks6699 (zks6699)   2018-12-06 09:07:00
所以支持這理論的,都同意大幅提高稅率了嗎目前沒太多研究答案?要出經濟學大招了嗎?10個經濟學家有11個答案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8-12-06 09:10:00
個人同不同意是個人利益與意願問題 而這裡的總經探討的是理論與實証研究上的群體利益極大化解 層次不同歐
作者: zks6699 (zks6699)   2018-12-06 09:12:00
為了社會目標要個人放棄權益,只是讓經濟理論蒙羞,政客的幫兇
作者: boy830117 (帥恩)   2018-12-06 09:15:00
不一定要從所得稅下手,非自用房屋稅提高也可以
作者: ococococo199 (圭圭)   2018-12-06 09:18:00
也不用這麼麻煩,調高基本工資,落實勞檢,這樣也能落實再分配的效果另外台幣升值也是一個方法,畢竟低匯率政策持續太久,也讓廠商不思進取很久了
作者: zks6699 (zks6699)   2018-12-06 09:23:00
與這些類似的經濟理論與政策辯護,有沒有像1970開始,奧地利學派跟凱因斯學派的爭論?不要隨便說別人不懂經濟理論,才40幾年前的事,論文翻一下就有落實勞檢?政客會說會讓想加班賺錢的勞工沒辦法賺錢,破壞經濟發展台幣升值?政客會說讓台灣出口競爭力下降
作者: basicnet (basicnet)   2018-12-06 09:30:00
稅制 改革
作者: zks6699 (zks6699)   2018-12-06 09:32:00
就說不要為了經濟理論而經濟經濟學是這樣子的,理論都對,因為經濟學家都很聰明。但是實際執行起來都不對,因為這是現實人生,懂嗎?好像講太多話了在嘴一句,可以推翻就算你贏。10個經濟學家有11個答案。
作者: boy830117 (帥恩)   2018-12-06 09:53:00
短期上,台灣早年因為經濟成長,同時提高分配不均程度,但當經濟成長趨緩,分配不均程度依舊維持,長期下,分配不均又會造成經濟成長更趨緩,甚至衰退。但若在降低分配不均程度的時候,經濟沒成長了呢?雖然短期上提升了有效需求,長期又會因為壓制分配不均,造成經濟趨緩或衰退,依舊是景氣循環,要降低分配不均的問題,就要在經濟成長最快速的時候,我認為現在恐怕不適合。
作者: ococococo199 (圭圭)   2018-12-06 10:19:00
我倒認為不同景氣循環之間只有手段強硬的差別,沒有做與不做的分別。畢竟景氣不好時,不做反而是保護資方,當景氣好轉時也會是資方先獲利。而經濟好時資方對政治的影響力更大,如此只會保護既得利益者在經濟不那麼好時拉近高低資產的距離,可能更有助於下一個景氣循環的競爭,從而提高社會的創造力不過這些都沒有對錯,個人也是全憑實力往上爬而已,只是希望爬的過程中老爸不會是決定一切的因素否則出身就決定一切的話,那誰還要努力?
作者: gn01246204   2018-12-06 10:44:00
作者: boy830117 (帥恩)   2018-12-06 13:04:00
就是主被動兩個面向的差別,做降低分配不均的政策沒問題,而是時機問題,我覺得要經濟成長的時候做主動做,你覺得是趨緩的時候在被動做
作者: wadeabc (潛水夫)   2018-12-06 14:5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