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UTYB (CUTYB)
2018-12-13 22:46:50三星發豪語,2020 年量產 3 奈米超車台積電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8/12/12/samsung-3nm-2020/
December 12, 2018 by Atkinson
記憶體市場正面臨景氣反轉的憂慮!日前外資花旗銀行報告表示,2019 年 NAND Flash
方面將會降價 45%,DRAM 則降價 30%,至少會持續到年中。這雖然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
,但對記憶體大廠,尤其市占率排名第一的三星來說卻是警訊。為降低記憶體景氣反轉帶
來的衝擊,三星持續強化晶圓代工的發展,日前更表示要超車台積電,2020 年量產 3 奈
米技術。
據外媒報導,三星晶圓代工業務負責人 Eun Seung Jung 在國際電子元件會議(IEDM)表
示,三星已完成 3 奈米製程技術的性能驗證,正在進一步完善製程技術,目標是預計 20
20 年大規模量產,這時程也將超前台積電 2022 年正式量產 3 奈米製程技術。
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目前台積電一家獨大,占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約 60% 市占率。不僅營
收遠超其他廠商,且最先進的 7 奈米製程節點,幾乎壟斷所有晶片代工訂單。據台積電
表示,2018 年製造了 50 多個 7 奈米晶片,2019 年還有 100 多個 7 奈米及加強版 7
奈米+ 製程訂單。競爭對手三星要在 7 奈米製程節點追趕台積電難度很高,所以將目光
放在更先進的 3 奈米製程節點。
過去晶圓代工,三星也有過領先,包括 32 奈米、14 奈米及 10 奈米等製程節點都率先
量產,不過 7 奈米製程節點,三星進度落後台積電,且連自家 Exynos 9820 處理器也沒
有使用含 EUV 技術的 7 奈米製程,還是用 10 奈米製程改進的 8 奈米 LPP 製程,名稱
聽起來跟 7 奈米製程差不多,實際上較華為麒麟 980、蘋果 A12及高通驍龍 855 等新一
代旗艦型處理器,技術仍落後一世代。
另外,在當前記憶體市場面臨降價的大環境下,三星在半導體業務上的重點也開始傾向發
展晶圓代工。2017 年,三星晶圓代工業務營收為 46 億美元,而目前三星的目標是將營
收增加一倍,也就是到 100 億美元以上、不過,要實現這個目標,三星除了斥資 56 億
美元興建新的晶圓廠之外,還要在技術上加把勁,趕超台積電。
只是,說來容易,做起來恐怕很難。因為在 3 奈米技術的節點上,台積電也非省油的燈
。除了準備投資新台幣 6,000 億元,也就是相當約 200 億美元左右的資金建立新廠房與
技術開發之外,目前更加緊與各智財權廠商的合作,建立生態體系。因此,雖然台積電計
劃在 2020 年建廠,2021 年完成設備安裝,2022 年才能進一步量產,落後於三星預計在
2020 年量產的時程。但是,在整體生態體系的完整建立下,加上製程技術並非先推出者
就有優勢,屆時還必須視最後各自的良率表現。因此,三星 3 奈米製程是否真能超車台
積電,恐怕還有很多的變數。
作者: adsl12367 (adsl12367) 2018-12-13 22:50:00
語畢
作者: ethan0419 2018-12-13 22:50:00
會再來挖人嗎?
作者:
DDHOWDA (DDHOWDA)
2018-12-13 22:52:00......3奈米以後換材料 就變美國人稱霸了啦美國早就快把新世代的材料做出來了
作者: ensueno (kaobee ) 2018-12-13 22:53:00
三星很嗆哦
作者:
DDHOWDA (DDHOWDA)
2018-12-13 22:53:00換材料後 晶圓代工產業將大洗盤
作者:
rayven (擲筊才是真正雲端運算)
2018-12-13 22:53:00笑你沒這本事啦
作者: cktony (譚毛) 2018-12-13 22:54:00
台積要噴了趕快上車
作者:
DDHOWDA (DDHOWDA)
2018-12-13 22:54:00要延續摩爾定律 點另外一種新的科技樹是必然的根目前的晶圓技術無關 創造新科技樹又是美國的強項台積電用目前的科技樹頂多爽到1奈米 之後遇到物理極限
作者:
REXA (..)
2018-12-13 22:56:00良率在那???
作者:
DDHOWDA (DDHOWDA)
2018-12-13 22:56:00就準備要被美國稱罷了
作者:
DDHOWDA (DDHOWDA)
2018-12-13 22:57:00量子技術 美國目前的實驗室領先全世界 商業化沒意外 美國一定早於全世界不過這大概是2040年左右的事情現有的技術大概會在20年後遇到物理極限台積還能爽20年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2018-12-13 23:01:00新技術出來 許多東西還得繼續用 40nm前的ic還是市場主力
作者: loveadu (Aimer) 2018-12-13 23:05:00
笑死人,剩張嘴。
作者:
badguy227 (我不是壞人阿,id亂取的)
2018-12-13 23:07:00用一個國家力量打個人企業還說的以為自己多強
作者:
onlyone23 (z83dk4you)
2018-12-13 23:09:00量子技術要在溫度-100多度下才能用 好像沒辦法突破不可能家家戶戶量子電腦都在-1xx度下使用
作者:
changmary (changmary)
2018-12-13 23:19:00新材料早就出來只是無法商業化,台GG代工轉換應該也吃的到目前獲利80%還是在1Xnm製程,GF放棄市佔改拚獲利
依照慣例是皮米才對,1奈米=10埃米。埃米的單位有點不上不下。
作者:
DareJ (幸é‹ä¹‹æ˜Ÿ)
2018-12-13 23:34:00身處台積笑不出來
作者: kerwin7931 2018-12-13 23:34:00
重點是量率不好
作者:
gestapo (gestapo)
2018-12-13 23:38:00三星10nm產品的跑分怎麼輸那麼多
作者:
john0302 (k k k )
2018-12-13 23:47:003奈米 夠用20年了。每個3奈米的產品,門票是3億美金。這都還沒算到量產後ic晶圓成本產品能賣上上億顆 才有機會賺錢
作者: adsl12367 (adsl12367) 2018-12-13 23:52:00
大多數晶片還是用不到先進製程 算是顯現公司實力大概是這樣
作者:
hb0922 (ㄚ阿)
2018-12-14 00:23:00有可能啊,3奈米環評目前是被駁回狀態。再加上缺電...有技術沒廠準備被超車
作者:
gn7722 (腳很痛)
2018-12-14 00:38:00三星都用嘴巴量產
作者:
g10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2018-12-14 03:48:00缺電問題大。搞不好去國外蓋廠
作者:
kadolong (kadolong)
2018-12-14 07:28:00新材料出來整個大洗盤
作者:
rayven (擲筊才是真正雲端運算)
2018-12-14 08:59:00說到才想起來,之前吹到對流層的常溫超導體呢?推文有幾個明顯不懂高麗人本性的
作者:
clusis (不能輸在志氣!!)
2018-12-14 09:17:00又來了! 放羊的孩子~
作者:
ikaruh (cynical soul)
2018-12-14 09:35:00價格才是普及關鍵
缺電不是關鍵,電費必然會漲,低效率廠外移因為只有高技術才用的起未來環保電價供電就不是問題 .GG目前是綠能最大客戶,以後恐怕佔更大即使電貴,但跟研發設備投資比起來只是零錢它扛得起,但很多太浪費電的廠商只能南進
作者: k7117836 (真理往往站在少數人那裡) 2018-12-14 15:00:00
幹話無極限 笑死
作者: jasonkey123 (jasonkey123) 2018-12-14 20:36:00
明年暑假竹科有供電危機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