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心得但內文有股號股名, 因此用標的分類
好久沒發文, 去年下半年起變很忙, 很少看盤也很少交易,
對股市震盪基本上是無感, 大概都是有人跟我說才知道大跌之類的 @@
去年整年已實現約 7.5% (含現金配息 但不含配股)
帳面約 -2%, 整體來說小賺
個人是都會把配股的股價手動調成買入價,
去年給了自己幾個新規則
1. 沒有獲利超過 20% 的不賣
2. 虧損的不賣
3. 不交易覺得沒有投資價值的東西, 不論買賣
原因主要是懶...懶得交易也懶得看,
反正賺就當撿到, 沒得賺就認命這樣 (很混)
其次是心理上的輕鬆,
買賣覺得有投資價值的東西, 各方面來說都比較不會有壓力
交易上也很單純, 就是看自己的未實現損益,
例如帳面 +5% 以上就掃一下有沒有什麼漲多的可以賣,
帳面 -5% 以上就掃一下有沒有什麼很便宜的可以買
簡單說就是把帳面獲利當賣出訊號, 帳面虧損當買進訊號這樣 (繼續混)
另外還是有繼續看書, 主要把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很吃力的啃完了,
最主要學到的就是看數據要以多年平均為主, 以及一些分析財報的細節
後來接著啃證券分析, 有點力不從心, 感覺應該是欠缺某些財金/會計的基本知識,
上冊講債券的只看一半, 主要吸收的是求償權無法替代本業穩健賺錢配息,
對應到股票來看, 淨值可能也不適合當判斷投資價值的主要依據
然後休息換看費雪的非常潛力股, 這本比較易讀,
主要吸收的是要能判斷優秀企業集中買,
以及好公司在有大支出 (研發、行銷) 拖累績效
而影響股價超跌時是買進的好時機
其中判斷&集中買跟葛拉漢的原則有點差異,
個人是很認同書中的邏輯跟看法, 但因為很懶,
應該還是會以葛拉漢的分散/分批簡單判斷隨便買為主
另外還看了紀律的交易者, 整本我覺得都在講一件事,
就是恐懼/貪婪會影響接收訊息與做判斷的能力並導致不好的結果,
這個我無感 (畢竟都沒在看盤了 @@),
而且內容看得很吃力, 好像在唸經還是被洗腦的感覺,
再加上個人也不認同作者對基本面分析的評論,
看一半就決定 pass
再來看了巴菲特的 24 個原則, 這本很簡短易讀,
不過如果有看過股東信就不用看這本, 信裡都有了,
算是重點整理摘要
最近則開始看證券分析下冊, 一樣看得蠻吃力, 目前才看到一百多頁,
印象很深的是作者認為金融股對一般投資者來說並不安全,
因為有很大的損益評價要依賴於對金融資產 (如股票、外幣) 等的分析,
相當於要分析 N 檔股票及許多因素才能評價一檔金融股,
相當吃力不討好, 對一般投資者來說其實是很困難 CP 值很低的事情
前陣子大跌, 個人是持續找覺得便宜的買,
近幾個月陸續買了 陽明 幃翔 湧德 中探針 至興 中磊 東鹼 橋椿 進階
黑松 廣達 緯創 寶島科 仁寶 信義 聯成 新巨 京元電 太子 瀚荃 新漢 鴻海
有的接刀買手血, 有的很快漲個一二十趴, 股市日常正常發揮,
目前持有標的 59 檔
目前持股大概長這樣 https://i.imgur.com/VC6WYhA.png
嘛...一點都不神 XD, 這樣很好,
很普通但是能賺錢, 我覺得這才是一般正常的投資,
第二年有幸還沒畢業, 也還沒繳到什麼學費, (唸霸王書來著)
繼續混混懶懶走向第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