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2/27/n11077895.htm
2.原文內容:
(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
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週三(2月27日)透露了美中貿易協議執法機制的細節,並稱在雙方結束談判前,或許不會提高中國商品的關稅。
萊特希澤週三上午在眾議院籌款委員會(House Ways and Means Committee)作證時表示,美中談判達成的貿易協議,一定會包括強而有力的執法機制,不只是中國購買更多美國商品。
萊特希澤說,未來美中協議的執法機制將包括與北京的定期磋商,並保留美國在評估中方沒有履行承諾時採取關稅措施的權利。此即貿易專家所說的「快速撤回」(snapback)條款。
「對我來說,如果美中協議沒有納入這些重要內容,我們就沒有獲得(中方)真正的讓步。」他說。
《華爾街日報》報導,萊特希澤在作證後表示,美國將採取措施,不會在雙方持續談判的期間,將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從現在的10%提高到25%。
週三的聽證會,多位眾議員提出美中貿易協議執法機制如何執行的問題,萊特希澤做了詳細的回答。
他說,如果美中達成協議,未來在生效實施後,對於任何違反協議的投訴,或者中方某種違反協議的行為模式,都會通過雙方建立的磋商(consultation,亦稱協商)機制解決。另外,為了保護當事人,可以容許他們匿名投訴。
磋商將按時間及層級分別進行,工作階層每個月一次,副部長級每季度一次,部長級的磋商則每六個月進行一次,重大問題由雙方貿易主談人(目前為萊特希澤及劉鶴)協商。
「如果在我這個最高層級的磋商,也無法解決問題,那麼美國將會堅持執法,按照中方違規的程度,單方面採取制裁措施。」萊特希澤說。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創始人弗雷德‧伯格斯滕(Fred Bergsten)說,從長遠來看,兩國建立長期的協商機制是件好事。此外,保留施以制裁的權利,是在給美中協議「裝上牙齒」。
在被問及與中國達成的貨幣交易時,萊特希澤表示「除非所有事情達成一致意見,否則就沒有任何協議。」他說,美中花了很多時間在貨幣談判上,這將是一個「可執行的協議」。
他表示,美中貨幣協議包括兩個部分,其一是中方承諾不進行競爭性貶值,另一個則是北京對貨幣市場的干預應保持透明。
川普(特朗普)總統上週日(2月24日)下午發推文說,談判有「實質進展」,他決定推遲對中國商品加關稅,「如果有更好的進展」,他計劃在佛州海湖莊園舉行川習會,達成最終協議。
《華日》推測,依川習兩人三月份的行程,川習會最快可能在習近平3月22日出訪意大利前舉行。
3.心得/評論:
比起甚麼白宮知情人士整天在傳出來的假新聞,
川普總統跟萊特希澤親口說出的話可信度明顯較高;
目前看來美方依舊堅持立場、公平貿易該有的就是要有,
執法機制也是確保欺騙成姓的中國能遵守協議的最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