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經濟解析/壽險業匯損2,323億元 央行及金

作者: kaiming7955 (說好不打臉)   2019-03-28 00:39:25
2019-03-21 15:17經濟日報 記者李娟萍╱即時報導
去年我國壽險業匯損2,323億元,金管會說,原因之一是國內長期低利率,導致保險業資金出走。央行則說,我國的利率並不算低,關鍵問題是,壽險業海外投資比重為全球最高,比其他國家高很多。
民眾聽到金管會及央行的對話,是不是感到一頭霧水,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壽險資金投資海外資產,虧損這麼多?
金融專家張晋源分析,金管會和央行的政策都有關係,台美利差促使保險業把資金投入美國,買了滿手美元資產,但是美國聯準會(Fed)進一步升息,導致保險業透過SWAP換匯的成本與避險成本都上升,以致於吃掉了賺的利息及匯差。但是,金管會容許保險業把那麼高的比例投資到海外,也難辭其咎。
根據統計,2018壽險業資產是26.3198兆元,產險業3,543.8億,GDP是17.86兆元,因此,我國壽險資產是GDP的147%,加計產險則是GDP的149.35%。
張晋源表示,如此龐大的曝險部位,已成為金融穩定的最大挑戰,一旦發海外的金融事件,將迅速傳導到台灣,形成金融系統性的威脅。
投資名言常道「雞蛋不能擺在同一個籃子裡(如保險)」,張晋源認為,更重要的是,不要把大多數的雞蛋擺在別人的院子裡(如投資海外),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如何讓保險腫瘤逐步縮小,同時,讓如此龐大的海外曝險逐步下降。
他建議,保險業的淨值計算必須即時反應真實市場價值,才能知道真實的淨值是否足夠,槓桿比例是否在能夠承受的風險範圍內。這包括資產與負債端的評估,應仔細檢查,避免淨值被虛增,導致槓桿被低估,風險被忽視。
張晋源表示,美國恩隆案的啟示是當盈餘被會計虛增,淨值就會被高估,風險就會膨脹到無法承擔,終於釀成巨禍。
因此,主管機關必須仔細檢查,我國的保險業,是否也有類似高估資產、低估負債、導致淨值虛增,使得資本強度被美化而得以銷售更多的保單,並且進一步膨脹資產,以致於真實槓桿有可能已超過可以容忍的地步。
而RBC是不是能夠真實衡量保險業的資本強度,也是值得討論的問題,他提出四問主管機關:「資產的風險係數有沒有給了太多寬鬆的彈性?」「真實的淨值有沒有被高估?」「真實的負債有沒有被呈現?」「真實的流動性夠不夠充足?」
根據2019年1月公開資料,壽險資產26.94兆元,淨值1.26兆,槓桿21.34倍,也就是100元的投資只有4.7元本錢。
他也發現,部分壽險的(股東權益/資產)的比例頗低,例如全球人壽的3.17%、第一金人壽的1.5%、宏泰人壽3.2%、遠雄4.56%、三商美邦3.72%、新光人壽3.62%、南山4.64%、台銀人壽2.59%,扣除公營的壽險,全球、宏泰、三商美邦及新光人壽,都呈現低的淨值/資產比,低到3%的淨值/資產比例,只要資產跌價1%,就賠掉整個公司1/3的淨值,意指有過高的槓桿風險。
張晋源認為,國際環境越來越複雜,變數越來越多,國內保險業的這些問題,已經到了無法迴避的關鍵時刻了,主管機會要趕緊拿出辦法、開始管理。
作者: jay0117 ((米杰))   2019-03-28 00:48:00
你可以升息阿...講一堆廢話
作者: ProjectDK (Goofy)   2019-03-28 00:49:00
趕快存股存起來
作者: DustToDust (抱著她想著妳 )   2019-03-28 00:51:00
不然哪來的錢養那麼多人
作者: jjjjjjs (6js)   2019-03-28 00:53:00
0321新聞?
作者: jay0117 ((米杰))   2019-03-28 00:54:00
一月的資料 三月的新聞
作者: johndennis (小飛俠)   2019-03-28 00:57:00
剛買富邦...
作者: padye (~Tales of MADAO~)   2019-03-28 00:59:00
帶風向用?
作者: umaga1 (QQ)   2019-03-28 01:03:00
賺錢的時候就拿去投資 該說什麼?
作者: leoz69927 (電競板板煮 請指教)   2019-03-28 01:03:00
我國的利率並不算低????
作者: frank01 (小陳)   2019-03-28 01:12:00
最近壽險這些新聞,讓我想到2016 TRF事件,那時也是一片國內銀行要倒光光的氛圍,第一金跌到13, 版上一堆喊金融股都會跌到個位數,趕快逃,但現在回頭看....
作者: jay0117 ((米杰))   2019-03-28 01:12:00
加油 這新聞多點才有便宜的股票可以買
作者: matlab1106 (牛)   2019-03-28 01:25:00
反正台灣人那麼愛買保險 再多賣幾張保單就好
作者: kline (kline)   2019-03-28 01:30:00
安隆很狂
作者: chenhoumox (mimi)   2019-03-28 01:54:00
央行的職責是什麼?不包含壽險業的匯損好嗎...正本清源是我國國人保險觀念有偏差,加上金融業推波助瀾...致使保險業者吸收過多大量的資金,國內這麼小的池子哪有辦法容納這些保險巨獸?只好海外投資了正解之道是與其買所謂儲蓄險,不如自己學會投資...近兩年債券etf夯到各壽險公司狂買,那買儲蓄險幹嘛?大家乾脆自己買債券etf去中介比較快
作者: EagleBear (情感與理性)   2019-03-28 02:08:00
一周前的舊聞?
作者: monarch0301 (席哈)   2019-03-28 03:05:00
臺灣人一堆喜歡把錢送給保險公司玩玩別人的錢 當然很爽阿經過精算後你收了10萬人的保費最多也不過拿4~6萬人的保費出來理賠跟相關成本剩下的滿手現金當然拿去炒資產囉
作者: triff (triff)   2019-03-28 03:13:00
M大說對了,不過比例會上調一點點。
作者: kadolong (kadolong)   2019-03-28 06:06:00
金融業不就是拿存戶的錢想辦法生更多的錢今天就被賠錢了在那馬後炮 那要是大賺了會拿出來嘴?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9-03-28 06:35:00
國外市場才夠大,放在台灣反正風險太高.
作者: wyytw (雲飛揚)   2019-03-28 06:59:00
央行在利率上沒作為
作者: bole (勇者小時候)   2019-03-28 07:10:00
央行只會炒房不升息,結果害了壽險都跑出國。現在房崩,壽險爆,人民慘了
作者: yellowocean (walk to the sea)   2019-03-28 07:23:00
美國升息幾碼,你台灣升息幾碼,還出來砲說台灣利率不低
作者: Coolno9 (Coolno9)   2019-03-28 07:33:00
一堆白癡講的好像壽險業者沒炒房一樣升息多一點這些壽險照樣出來哭夭咧
作者: NaOH268 (在一塊)   2019-03-28 08:18:00
貪心+風險管理拙劣
作者: ww (劉文聽)   2019-03-28 08:32:00
台灣人不是白癡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定存利率低 改買儲蓄險還免稅會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央行的低利政策及政府的法令所以回到源頭還是央行策略的副作用但匯率風險一直都存在 壽險賠錢還是要怪自己
作者: robert7111 (不問歲月任風歌)   2019-03-28 08:42:00
這舊聞一出來 我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作者: luc0919 (屎蛋)   2019-03-28 09:12:00
我國利率不算低???平行時空???
作者: ckcck (ckcck)   2019-03-28 09:57:00
我壽險空單都回補囉!爽
作者: roxiang (天空之城)   2019-03-28 09:58:00
好想笑 看看富邦金 昨天哥就講送分題
作者: Ironboatlee (李鐵舟)   2019-03-28 10:57:00
要管的是銀行好嗎?現在都是銀行在賣保險
作者: Mataka (廢除永久水桶)   2019-03-28 11:44:00
現在保險都是銀行在賣阿,可以叫銀行不要一直推保險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9-03-28 21:41:00
保險主要是把扣除額用掉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