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onyrao (tonyrao)
2019-04-21 20:17:12三、抱股過程、曝險程度以及心態調整:
原則上如果是以季線作為停損停利標準,一開始買進一定會遇到所謂的初始曝險值。
假設,你在這檔發動時用30元買進一張股票,而這時季線是 26 元,則你如果用季線停損
那你的初始曝險值是 30-26 = 4 元
原則上這個值是假設隔天遇到什麼黑天鵝完全跌破時就必須損出的
當然就是要假設你投入這筆投資初始成本
( 心態上要這麼認為,每筆投資都必須要有成本,這個是初始成本 )
這筆成本如何回復呢?如果你是以季線來做停利,
那就是 " 每天季線增加的幅度 " 就是你真正可以收取的獲利
如果今天的季線是 26 元,隔天的季線是 26.3 元,那表示隔天你"實際賺到"0.3元,
而不是看K線的價格
( 因為是用季線做機械式操作的原則,導致這件事情是這樣看待的 )
如果過幾天股價突然飆到 35 元,那也不關我的事情,因為我是採季線停利,
就是關注季線的變化
季線變化就是真正可以回收的金額,如果季線價格超過了買進價格,
這筆交易就是必賺交易。
另外長短均線也有一些等價交換的原理 (不是鋼鍊的等價交換 XDDDD)
如果採越短均線操作或者是抱的時間越短,雖然可以立即拿到短期比較好的利潤,
可是就會損失未來可能的漲幅
換句話說,越長均線的操作就剛好倒過來,損失現在要拿的利潤,
而去賭未來可以拿到更多的利潤
假設,現在的10日線價格是 50 元,季線價格是40元,如果K跌破 10日價格你就要獲利的
話
對於你而言,你如果選擇了10日線,雖然你可以拿到多10元的獲利,
可是你就損失了往後的可能的漲幅
但倒過來看,你選擇了 季線停利,雖然你放棄了10元的利潤,
但你可以利用這10元去賭未來
另外還有一點,採10日線雖然快速就可以獲取利潤,但是由於還要進場,
進場就是會承受初始曝險
對我而言,我還是會選擇以季線停利,少量進出,要進一次又要承受一次初始曝險。
新手或者是剛起步的投資人一直搞不懂,我是到最後慢慢完全了解這個原理
(機會成本的概念)
再者對我來說,越長均線他的防禦力其實越強,越不容易跌破,
但瞬間的獲取利潤就會相對少
可是越多張股票,他的狀況就不太一樣,假設季線價格一天增加幅度 0.1元,一張可能一
天只會增加100元
但100 張股票,一天就會增加 100*100 = 10000 元,而且長均線防禦力又強,所以如果
資金很多的朋友
應該會用長均線抱股的方式來買進是最有利的,而且減少交易次數以及曝險的危機。
新手都會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這也是人性,就是剛剛所說的股價上去了,
不趕快拿到深怕拿不到現有獲利
如果賠損了,就想看看能不能凹到回到原來的股價,結果趨勢都往下走了,根本回不來。
如果挑的股票是對的,在趨勢的作用力下,根本不用怕會突然崩跌,
這些利潤你還是可以拿到
除非有黑天鵝,但黑天鵝發生時,就跑就好了,根本無關痛癢。
原則上獲利跟損失是一體兩面,我們不該厭惡損失,因為沒有損失就沒有獲利,我們的責
任就是如何控制損失
每筆進場的初始曝險就是你該繃緊神經的部分,直到初始曝險完全被均線價格消化完畢後
,這時才能鬆一口氣
另外,如果你能把我上述的事情完全理解並融會貫通,
損失跟獲利對你來說就跟吃飯一樣平常
這就是所謂的心理層面的強度,這沒人可以教你,只能用實戰去累積經驗。
新手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只要停損或停利了,這檔就不再去看了,這是錯的
如果你選到一檔不錯的股票,抱到中間跌破了季線出場後就不在關注,結果因為趨勢還沒
完全消失
很有可能再過幾天又漲破了季線,這時應該還要再買進才對,這符合葛蘭畢法則的假跌破
買點
所以趨勢還是最重要的,如果趨勢還沒消失,必須要持續觀察此檔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