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4/28/n11218889.htm
2.原文內容:
(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
中共統計局4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972.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3.3%。
數據顯示,1至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146.2億元,同比下降13.4%;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170.9億元,下降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182.2億元,下降7.9%;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259.8億元,增長7.0%。
主要行業中,以專用設備製造業利潤總額增幅最高,同比升32.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為跌幅最大,同比跌54.5%;汽車製造業則下降25%。
從數據來看,今年1至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跌14%。而3月份下跌幅度縮窄。對此,有大陸業界人士表示,中國經濟3月份開始企穩。
中共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數據稱,3月生產銷售增長加快,價格企穩回升,工業利潤增速明顯回升。此外,增值稅稅率下調的拉動效應、中國新年錯月影響、同期基數偏低以及投資收益增加等因素,也一定程度拉高了利潤增速。
但是,華泰證券宏觀團隊李超則認為,中國經濟政策將著重在「供給側」而非「需求側」,在此情況下,中國經濟不會顯著復甦。
而中國前3個月的勞工市場狀況則為2015年以來最差,主因是企業對工人的需求減少,以及待業人士數量驟增。
據香港東網消息,網上求職網站Zhaopin.com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月,中國職位空缺與求職者的比例跌至1.68,大幅低於去年第4季的2.38及去年同期的1.91,為2015年初有紀錄以來最低。與去年第4季相比,職位空缺大跌7.6%,而求職人數則大升31%。
而在中國大城市,大約每兩名工人爭奪一個職位,即每份工作與每名工人的比例約0.51,較去年首季的0.71大幅下跌。Zhaopin更預期,最差的情況仍未出現,今年次季求職市場恐更趨緊張。
有評論表示,從求職的現狀來看,和經濟數據體現出的經濟形式相差很大,職位少無外乎是企業裁員或者關門了,這應該是經濟不好了造成的。
此外,數據還顯示,3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7%,其中,國企資產負債率為58.7%。
3.心得/評論:
中國在搞國進民退,但從數據上看實際會帶來利潤的就是私營企業,
隨著國企占比越來越高,整體能賺取的經濟利潤將越來越低、還不算跑掉的;
各種利空因素,看來中國股市這波反彈也差不多到頭了、做空利潤蠻可觀的,
畢竟當這週美股再續創新高的時刻、只有中國自己在自己崩自己的,弱勢不言可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