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TTom (喵)》之銘言:
: ※ 引述《tryseesee (他的手可以穿過我的巴巴)》之銘言:
: : 土木人+股版鄉民來回一下文~
: : 房地產真的是經濟的火車頭沒錯
: : 因為這個行業
: : 從一開始的材料(混凝土、鋼筋、水電)
: : 到施工中的人工、管理
: : 後續的裝潢、家電
: : 末端的銷售
: : 全部都是內需
: : 而且最重要的是技術要求不高
: : 三教九流都可以插手分一杯羹
: : 造成這個龐大而且平均分佈整個社會的產業
: : 隨手查一下資料
: : 台灣目前有850萬戶住宅
: : 一戶抓30坪,一坪造價三萬
: : 光是營造成本就7.5兆
: : 加上前後端的工錢,管理費,材料等等...
: : 加上延伸出來的種種產業
: : 算20兆
: : 平均分配到過去20年
: : 這還只是住宅的部分
: : 我們還有數不清的基礎建設、商業區、工業區....
: : 這是完完全全的兆元產業阿!
: : 但是
: : 這種方式只能玩一次
: : 在國家的發展期從無到有
: : 後面只能做都更
: : 看每年改建多少,這個產業才有多大
: : 這幾年台灣爆炒房地產
: : 不動產的價格水漲船高
: : 導致很多人沒有意料到一件事
: : 就是房子是會折舊的
: : 混凝土良好的壽命大概是50年上下
: : 導致很多人抵死不願意都更
: : 以為房子可以住到天長地久
: : 對於這種
: : 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
: : 希望住戶有一天會突然良心發現參加都更
: : 不然就只能放到某天
: : 讓老天爺來都更了
: : ㄎㄎ
: 這絕對是本末倒置的說法,以台灣為例。
: 房地產有一定的剛性需求,但絕對不是經濟的火車頭。
: 經濟的火車頭這六個中文字應該很好理解吧?
: 意思就是帶動經濟成長的動力,
: 你有想過,扣掉炒作以外,
: 台灣人口沒增加很多,為什麼房地產價格卻增加那麼多嗎?
: 是因為大家錢變多帶動房地產增長,而不是因為房子變多帶動大家錢變多。
: 也許這樣說不好理解,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來看就好。
: A.把一半的科學園區砍掉,房地產價格不變,供給不變。
: 過個五年後,你覺得台灣經濟會如何?
: B.用法令限制房地產價格為目前的一半,興建十萬公宅,
: 科學園區不變。過個五年後,你覺得台灣經濟會如何?
: 兩者都會影響到經濟,但哪個會一蹶不振很明顯了。
: 從來就沒有建商吸引科學園區,使得附近經濟發展變好。
: 只有科學園區吸引建商,使得附近房價增長,
: 再換句話說,同樣政策底下,同樣大小的國家,同樣兩千三百萬人。
: 一個建10間先進晶圓廠,1000萬戶房子,
: 一個建10間紡織工廠,2000萬戶的房子,
: 哪邊經濟會好?難道你會覺得後者經濟火車頭可以屌打前者?
: 另外,就算是營造業,你覺得建晶圓廠比較貴還是紡織廠?
: 再者,還有一個原因讓我認為房地產對經濟成長並不是較優解。
: 一個是他難以對外輸出。除非你是旅遊大國、有強力的經濟吸引力,
: 或者一堆人想移民過來。但不管是經濟吸引力、旅遊環境還是移民環境
: ,也是其他因素帶動房地產,非房地產帶動其他因素。
: 二個是分配問題及外溢效果。(這點可能比較有爭議)
: 分配問題,簡單的說就是賺的錢有沒有平均分配,以達到更佳的經濟發展。
: 一樣舉個例子來看,
: 一個人賺一億和百個人賺一億,GDP是一樣的。
: 正常來說,賺一億的那個人,花的錢絕對沒有那一百個人多,
: 所以創造的後續經濟價值就會變低。
: 外溢效果,簡單來說就是從這產業賺到的錢,後續能不能更容易創造更大價值
: 房地產蓬勃,賺很多錢,繼續投入房地產,
: 然後地價上漲買來蓋更貴更多的房子。
: 製造業蓬勃,賺很多錢,把賺到的錢提升技術或降低成本
: 製造的東西往世界賣得更多或更貴。
: 兩者誰是火車頭一目了然。
有推文提到邏輯謬誤
邏輯謬誤的意思是:
若p則q無效
因此非q。
回文者:若房地產(價格上漲/大規模建設)則房產是經濟火車頭(無效)
因此房產不是經濟火車頭(這篇文章雖然沒下結論,但是我認為你就是在說房地產不是經
濟火車頭,並引導我二選一)
原文:房產是經濟火車頭嗎?
(說明,並提到折舊)
我個人心得:
為什麼不行?
服務業可以是,
製造業可以是。
但是我其實覺得農業才應該是。
因為靠農藥只是降低成本
而且就是在賭害蟲先死,我們人類還Hold的住
但是經濟成長又不能當飯吃
所得分配才讓人有感。
但是一方面台灣人自己販劍
喜歡排隊,又很好騙
我正在看有廣告的東森電影的龍貓...
先不說了,慢慢享受只有老動畫才有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