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freemarketfreepeople/posts/2461189137252479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August 27 at 2:10 PM ·
擠兌人民幣
銀行怕擠兌,連財務狀況良好的銀行都怕。存款戶如果一起要提現,資金大部份鎖在放貸
裡的銀行,是沒辦法應付這種流動性危機的。現代的金融系統,多半有央行介入防止這種
擠兌,所以不致因為銀行的流動性問題,而產生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怕的是銀行的「資不
抵債」所造成的擠兌,這種擠兌有骨牌效應,因為銀行之間互有投資往來,或是彼此有共
同的貸款戶,一家銀行的被迫跳樓大拍賣,會壓低所有銀行的資產鑑價,而產生連鎖的「
資不抵債」問題。
貨幣也會有類似的擠兌效應。人民幣可能正面臨「流動性」和「資不抵債」的雙重危機,
中國很可能重演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
把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攤開看,資產裡佔六成的,是外匯存底,負債最多的項目,
則是佔將近九成的貨幣供給。人民銀行印的人民幣,是央行的負債,一如商業銀行的存款
,是要隨時給客戶提領的。在「金本位」的年代,貨幣發行要有黃金儲備,紙幣可以兌換
黃金,沒有黃金作為發行儲備的貨幣,價值會隨著印鈔量增加而減少。如果央行的黃金儲
備不足,會受到投機客攻擊,黃金被大幅兌換,最後只能把和黃金的兌換匯率貶值,用人
為、強制命令的方式「重整」債務,美化央行資產負債表,但全民用通膨的代價來換,這
是類似銀行的「資不抵債」問題。
人民幣的發行,就像當代大部份的貨幣一樣,並不是金本位,而是用外匯儲備。但中國央
行的外匯儲備,並不是百分之百足額。三十萬億人民幣(約四萬多億美元)的貨幣發行,卻
僅有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但人民銀行並沒有「資不抵債」,因為人行還持有政府債券
和其它金融機構的證券及債券。中國如果會發生擠兌人民幣的金融風暴,來源會是「流動
性」的擠兌......
心得:
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多少是借來灌水的沒人知道,唯一確定的是中國央行必須不斷
從香港匯入美金,才能發行更多人民幣維持經濟泡沫,
當香港的美金都在逃,香港人不斷拋售港幣買入美金讓香港美金供給減少,
在加上貿易戰和關稅讓中國廠商賺不到美金,甚至川普要求美商撤出中國帶走資本,
每一項都會大幅減弱中國賺美金的能力,
流動性斷裂只是遲早的事。
遲早指的是今年:所有香港有錢人都已在國外開好帳戶,老闆都在新加坡開好公司,
狀況繼續發展幾個按鈕資金就全部轉往海外,香港中國一起變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