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umbler (獸人H)
2019-09-04 09:12:441.原文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4027218
2.原文內容:
2019-09-04 00:39經濟日報 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美國8月製造業景氣陷入萎縮,為三年來首見,且訂單、生產和就業次指標全數下降,凸
顯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和美中貿易戰升溫,衝擊美國製造商。
美國供給管理協會(ISM)公布,8月製造業指數為49.1,低於7月的三年低點51.2,為三
年來首度低於代表景氣擴張的50。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根據報告,新訂單次指標降到逾七年低谷47.2,是2015年12月以來首次跌破50,生產次指
標下滑到49.5,觸及2015年底以來最低點。反映海外需求的出口次指標報43.3,是2009年
4月、即金融海嘯最嚴峻時期以來最低。
需求和生產雙降的衝擊蔓延到就業,就業次指標報47.4,是2016年3月來最低,可能代表6
日非農就業報告中的製造業雇員數疲軟,前兩個月強勁表現戛然而止。
稍早出爐的Markit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最終值為50.3,為2009年9月來最低。
不只美國,世界各地最新製造業數據都顯示,美中貿易爭端對全球製造業的影響不斷擴大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中貿易戰不但損害到美國小企業的信心,也抑制亞洲工業大國的貿
易,還衝擊歐洲以出口為導向的工廠。
WSJ對670多家小型企業調查顯示,美國小型企業8月信心下降至2012年11月來最低,40%受
訪者預料未來12個月經濟會惡化,從7月的29%和一年前的23%大幅上升。
在亞洲,由於日本對中國8月出口大減,日本製造商上季資本支出為兩年來首度下滑;南
韓8月數據也呈現類似情況;台灣、印尼8月製造業活動都減緩。歐洲製造業降溫情形最明
顯的是出口大國德國。
跨國企業正苦思如何抵銷因加徵關稅而上漲的成本,而圍繞著美中貿易談判不確定性,讓
企業難以制定計畫。日企和和韓企透露,加稅影響最大的是中國工廠採購的高科技零件和
原料,如日本汽車零件和南韓半導體。
3.心得/評論:
ISM製造業指數跌破榮枯線,
川普發動貿易戰自食惡果,
讓美國的升息循環提早結束,
現在回頭還來的及,
趕快跟中國和解吧,
只要雙方和解,
經濟會好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