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guancha.cn/MaoKeJi/2019_11_06_524117.shtml
11月4日,印度於在曼谷舉行的東盟峰會上正式宣布,決定退出正在進行的《區域全面經
濟合作夥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鑒於印度在此前多輪談判中一再臨時提出新的要求
,導致談判多次拖延,這次印度退出談判的決定並不令人意外。
歸根到底,印度退出談判的舉動仍是其站在國家利益角度權衡利弊的結果。印度缺乏競爭
力的產業結構和較為低下的國家能力決定了印度難以像中國那樣“以開放促改革”。
到目前為止,印度已經與包括韓國、日本和東盟在內的多個國家或國家集團簽署了自由貿
易協定,躋身亞洲自由貿易協定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然而,事實卻證明,在簽署自貿協
定之後,印度與這些經濟體的貿易逆差都出現了大幅度增長。
例如,在印韓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議(CEPA)簽署後,印度從韓國的進口增速快於其從全
球進口的平均增速,而對韓國的出口增速卻慢於印度對全球出口的平均增速。這種現象導
致印度與韓國的貿易逆差從2009年左右的50億美元大幅增加到2018-19財年的120億美元。
這種“自貿協定簽得越多,虧得越大”的狀況是印度之所以在RCEP問題上躊躇不前的根本
原因——同韓國、日本、東盟的自貿協定已經讓印度逆差竄升,如果再加上農牧業高度發
達的新西蘭、澳大利亞以及工業制造高度發達的中國,印度決策者擔心國民經濟遭受嚴重
沖擊。
與此同時,印度國內政治局勢走勢也對莫迪的決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最近在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哈裏亞納邦舉行的邦級議會選舉中,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表現
不如預期,核心原因就是農村選民和農業種姓選民投向反對黨。在這種情況下,印人黨的
核心基本盤向著城市選民轉移已經成為明顯的趨勢。在經濟低迷持續的情況下,莫迪幾乎
不可能同時討好所有選民,因此可以預見莫迪政府的核心執政目標將會由長期跨越式產業
發展轉向短期穩住並刺激創造就業。
因為國家能力不足,印度政府無法通過動員社會資源、協調局部利益的方式顧及自由貿易
協定的受益者和受損者。城市選民一旦利益受損,將嚴重打擊印人黨的政治基礎,在這種
情況下完全避免RCEP就成了最安全保險的政策選項。
在RCEP問題上,傾向於進取改革的莫迪政府受到了來自右翼和中左翼的聯合圍剿,面臨空
前的民意壓力。
一方面,右翼的國民志願服務團(RSS)及其附屬的民族主義經濟組織Swadeshi Jagran M
anch (SJM)在10月份都針對RCEP問題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而他們某種程度上代
表了印人黨政府的保守派基本盤力量。
另一方面,中左翼的國大黨和印度共產黨各派別近期頻頻借經濟低迷和失業攀升等問題向
莫迪政府發難,在這種情況下加入RCEP無疑會為反對黨的聲勢起到火上澆油的效果。
由於RCEP已經高度政治化,印度國內各方似乎鮮少考慮這一協定的經濟效益和長期利益。
雖然加入RCEP與否屬於國際性問題,但是莫迪迫於民意而拒絕加入則顯然將國內列為了主
要考量。
與此同時,如果印度在莫迪強人政治的全盛時期都不能順利加入RCEP的話,一旦中央政府
權威減弱,那麽印度加入這種自由貿易夥伴關系的可能性只會更低。
即使印度暫時不加入,但RCEP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其余15個國家能以更高的
標準進行談判。對於印度來說,放棄RCEP的代價就是放棄了以低廉的價格融入東亞產業分
工的機會。可以預見的是,在產業發展方面摩拳擦掌的東南亞國家可能會進一步擠壓印度
本應占有的產業生態位。
值得註意的是,印度和美國目前也處於貿易爭端之中,雙方也爆發了針鋒相對的關稅戰。
從目前印度商工部的表態看,印方很大程度上將由東盟發起的RCEP視為“中國主導”的貿
易聯盟,在這種話語體系的引導下,不排除印度將退出RCEP的決定作為對美貿易談判籌碼
,並通過提出“將美國的貿易協定置於RCEP之上”以討好華盛頓的可能性。
https://reurl.cc/W4Av7D
莫迪喊了好多年的“印度製造 Make in India”,看來製造業還是沒啥起色,對日韓的貿
易逆差在簽了FTA之後反而增加了,離開中國的製造業也沒轉移到印度而是大多去了東南
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