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
https://is.gd/g13dAU
2.原文內容:
當一家銀行被冠以國家名稱時,如果不是該國央行,就該是全國最具代表性的一家銀行。
但近年來德意志銀行 (DBK-DE)(DB-US) 展現的,卻不像是家歐洲最大銀行該有的光榮,
而是逐步走向死亡的過程。
6 個月內虧損近 40 億歐元
德意志銀行上週公布財報,第 3 季淨虧損達 8.32 億歐元,超出市場預期。這家公司去
年第 3 季還繳出淨利 2.29 億歐元,但在今年第 2 季,卻出現高達 31.5 億歐元的虧損
。
著名財經書作家 Michael Snyder 表示,這一數字代表著德銀在第 2、3 季的半年間,累
計虧損接近 40 億歐元。他質問,在短短 6 個月之內,世界上有那麼多錢可能會損失嗎
?
隨著財報公布,投資人正遠離德銀的股票,使得德銀一天之內下挫近 8%。過去 1 年來,
德銀股價共下跌約 4 分之 1。
Snyder 說,他不知道為什麼還有人願意持有德銀股票,依照這家公司的經營來看,它最
終股價將為零,唯一的問題只在於,將會以多快的速度到達那裡。
https://i.imgur.com/FzcteTs.jpg
大規模重組卻仍不斷犯錯
為了掙扎求生,德銀正展開痛苦及大規模的重組,今年 7 月 8 日,德銀全球裁員 1.8
萬人,很多員工當天到達辦公室,絲毫不知道幾小時候他們再次失業。
回想一下,我們見證過這類的事情,在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垮台前的最後一刻
,仍然許多人相信他們「大到不能倒」,卻沒有想到崩潰就在眼前。
德銀的困境也已經延續了多年,Snyder 表示,即使很多人都看到他們快要死了,但他們
依舊做著錯誤的決定,押注風險高的最終失敗的賭注,同時,還接連發生一系列的醜聞。
2015 年 4 月,德銀因其在 LIBOR 操縱醜聞中的作用,共向美國和英國監管機構支付了
25 億美元的罰款。僅僅 6 個月後,又因為與緬甸、利比亞、蘇丹、伊朗和敘利亞交易被
發現,再向紐約監管機構額外支付 2.58 億美元罰款。巨額罰款加上經營環境不佳,造成
德銀在 2015 年淨虧損高達 67 億歐元。
兩年後,德銀又向紐約繳納 4.25 億美元,以解決其洗錢的指控。在這一點上,讓他們一
直遭遇麻煩。
為了節省支出,他們取消了退休員工的聖誕節餐會,不只不再花大錢邀請明星與會,連員
工的日間咖啡和蛋糕都省了。問題是,對一家衍生品曝險達數十兆美元的公司來說,節省
幾美元的咖啡和蛋糕費用,當然無濟於事。
恐引發骨牌效應
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整個歐洲金融體系目前都非常不穩定,德銀可能只是最大的潛在風暴
。當它完全崩潰時,它將引發骨牌連鎖效應,包括 David Wilkerson、Jim Rogers 都對
此一潛在現象提出警告。
如果德銀遭遇危機,德國最終甚至可能不願救助它,其影響甚至可能打擊歐盟。Snyder
說,在 1931 年,歐洲最大的銀行之一破產,導致了大蕭條,並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
戰,德銀狀況一旦發生,難保歷史不會重演。
Snyder 認為,現在是需要非常仔細觀察德銀的時刻,因為如果它崩潰,全球金融混亂肯
定會隨之而來。
3.心得/評論:
德意志銀行背後的大股東,很多都中企,這樣怎麼可能經營的好。
為什麼要裁員? 因為才能送更多水晶老虎啊。
股價已經跌到都快0了,遲早會倒,或者被收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