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00317000217-262113?chdtv
台灣低薪低物價的模式可以維持嗎?
台灣的實質薪資在過去十多年來幾乎是零成長,但在物價上漲率也低的情況下,老百姓抱
怨歸抱怨,但似乎無法擺脫低薪的宿命,政府似乎也拿不出解決的對策。
我們舉幾個大家熟悉的國家來比較,瑞士薪水是台灣的三倍,物價也是台灣的三倍。日本
、澳洲的薪水是台灣的兩倍,物價也幾乎是台灣的兩倍。瑞士人平均月薪約20萬台幣,但
扣掉房租、稅賦、醫療保險,能夠儲蓄下來的錢相當有限。
但話說回來,月薪20萬,年薪240萬,儲蓄10%就有24萬。反之,台灣平均月薪假設4萬,
加上獎金年薪約54萬,儲蓄10%,約5.4萬,少得可憐。瑞士人的24萬,到全球各地旅遊
覺得很划算,而台灣人的5.4萬,只能就近去日本、韓國,而且感覺都不便宜。因此,如
果不出國比較還好,一旦出國,相對的剝奪感油然而生。
而大家想關心的是,此一低物價、低薪資的模式可以維持嗎?首先,就低物價而言,台灣
的低物價背後有幾個因素:第一,自由進出口,一旦國內價格上漲(如颱風天菜價上漲)
,開放進口就可以平抑物價。第二,台灣的能源價格、健保費用低廉,生活成本也相對低
。第三,低廉的勞工成本。
不過,若時間拉長,台灣低物價水準的維持是有相當變數的。因為核能電廠逐步廢除後,
台灣用電成本可能會高漲,加之以基本工資年年上漲、一例一休的推動,物價也跟著逐年
上漲。再加上全民健保財務吃緊,未來健保費的調漲箭在弦上,這些因素都將導致未來物
價的上漲。
在物價蠢蠢欲動,低物價模式面臨挑戰後,薪資卻缺乏漲升的空間(雖然基本薪資有上漲
,但基本薪資的調漲只對邊際勞工、支領時薪的員工有利),青年人的剝奪感無法消弭,
未來世代、社會的對立將更嚴重。
話說回來,低物價究竟對誰有利?又對誰不利呢?一般言,低物價對多數製造業有利,尤
其是代工、出口,在壓低薪資、匯率、能源價格後有利出口,等於是變相的補貼代工業跟
出口產業。
另一方面,低薪卻對服務業不利,因為低薪不易提高消費者的購買力,無力為服務業創造
更高的市場需求。在低薪下,消費者要求低物價,不容業者隨便提高價格。生產者在無法
提高價格下,只能追求成本降低或偷工減料。因此陷入惡性循環。
根據不少的研究,台灣之所以陷入低薪困境,在製造業上,係因貿易條件惡化,也就是因
為代工模式,導致出口價格拉不上來,進口價格又壓不下來,業者利潤惡化,無力為員工
加薪。
因此,政府的租稅優惠、補助應以有企圖心發展品牌、通路的業者為主,並協助建立海外
經貿運籌基地,打破業者海外通路的障礙,才有助於品牌、通路的推動。同時。補助業者
發展AI、5G、大數據,並將之導入傳統產業,加速傳統產業的升級與提高附加價值,才能
創造加薪的空間。
至於服務業如何升級?最簡單的想法是,藉由海外市場的規模經濟提高產品競爭力。但在
執行上有其困難。因為服務有在地化的特性,以及國家的品牌形象。台灣最容易出口的市
場應該在大陸。但在兩岸對立下,觀光、醫療產業,打不進大陸市場。其次,東南亞人種
多、文化歧異性大,台灣在國際醫療,面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強力競爭。在文創
產業上,競爭力也不見得比泰國、香港強。短期內靠服務業出口,打下江山,有其事實上
的困難。因此台灣必須先在自家練兵,並掌握操之在我的部份。
在服務業的資源上,台灣有10兆的超額儲蓄,20兆以上的保險資金,這些資金都是台灣可
以利用的部分。
在文化創意上,台灣有中華文化的底蘊;在國際醫療上,台灣的醫療水準在亞洲數一數二
;在長期照護上,台灣有良好的氣候及一流的醫療水準。另外,資產管理上台灣有充沛的
資金、高素質的金融人才。萬事俱備,缺的只是東風。也就是服務業的鬆綁、產業化。
展望未來,如果賦予服務業主管部會產業化的績效指標(KPI),使服務業的主管部會,
由管制規範演變為服務、輔導的角色,將台灣過剩的資金、超額儲蓄導入服務業。但應限
定保險資金投入金融資產的比率,使其不至於導入房地產、股票,造成股市、房地產的飆
漲。同時,業者的投資應有回饋金,照顧當地弱勢族群,以及回饋健保、勞保基金,才能
爭取民眾的支持。當然,民眾也應有承受服務產業化後,部分服務價格波動的心理準備。
唯有服務業鬆綁、產業化,導入資金提升商業模式,並有能力僱用高素質人力,進而強化
競爭力。有了競爭力之後可以出口,充分利用東協、中國的市場,發揮規模經濟效益,進
入良性的循環。台灣才有機會打破低薪、低物價商業模式的泥淖。
(工商時報)
心得:業者利潤惡化,無力為員工加薪?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薪水不理想就投資股票
大盤跌就做空,空軍推薦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