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00516/ZH7DKR3JB6M6XNWHVWWED33GKY/
2.原文內容:
央行降息預期升溫 學者:Q2堪憂應超前部署
央行總裁楊金龍多次對外聲明台灣還有降息空間,也強調台灣受國際情勢影響大,使得外
界對於央行將在第2季降息的預期提升。學者認為,以近期企業財報來看,不少出現獲利
大減或虧損,全球疫情也未見緩和,第2季表現堪憂,不排除央行會再降息半碼,以超前
部署因應未來可能風險。
3月19日中央銀行已通過降息1碼的決議,重貼現率由1.375%降至1.125%,達歷史新低。第
2季理監事會議即將在6月18日舉行,目前業界與學界皆認為,央行不排除還會繼續降息,
讓重貼現率續創歷史新低。
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表示,儘管台灣第1季沒有想像中的差,「現在怕的是第2季,
目前看起來全世界第二季都會很糟。」他認為,主要問題在於台灣對外經貿這塊明顯萎縮
,對於經濟衝擊較大,因此不排除有機會再降息,幅度約半碼左右。
吳孟道強調,最近政府各部會皆積極辦理紓困,若央行要配合紓困政策,進一步降息、放
資金入市、降低銀行資金成本,誘導銀行更積極辦理紓困貸款,「我們還有超過1%,周邊
國家逼近零,以大水庫的概念來講,不管事象徵性還是實質性,降息半碼不為過。」
吳孟道指出,國際貨幣基金(IMF)已在4月大幅下修全國經濟成長率,總裁喬治艾娃卻在
近期公開表示,近來許多國家的經濟數據比預測值更糟,不排除會在繼續下修。他認為,
國際情勢如此,台灣更應做好準備、超前部署,甚至認為「國際間疫情有明顯和緩的話,
才有可能停止降息。」
中經院代理副院長王健全認為,台灣要降息一定會很慎重,畢竟台灣爛頭寸多,市場上根
本不缺錢,「只是看貸不貸得出去,錢不是問題。」降息固然可以提升流動性,但不可忽
視去中介化的問題,他表示,「善者不來,來者不善」就算降息,銀行為避免損失,還是
不會輕易貸款出去。
王健全強調,一旦降息,銀行業利差減少,就會連帶影響獲利;且若出現去中介化的問題
,降息後錢也沒地方去,若跑去炒作房地產恐怕也不是央行所樂見;最後是台灣的定存族
、領利息過活的退休族,會受到很大的衝擊。(萬千華∕台北報導)
3.心得/評論:
預期央行再降息的消息 又被放出來了
國內銀行業又要剉咧旦 利潤再被壓縮
投資銀行業的股票要注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