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證交中心就來分享一下台灣的設立過程
取自經濟日報2006/01/11社論 那一棵漂亮的梧桐樹
台灣證交中心51年2月成立
選擇由上市公司組成營利性的公司
而非同時期由券商組成的會員型組織
在那時會員制證交所被認為是進步的象徵
所以在創設初期就有鋪成
證交公司制只會存在10年
結果證交所公司就這樣存續了快要60年
雖然逐次的修法中實質內容有向會員制傾斜
規定證交所的董監事三分之一由非股東專家擔任
每年營運提列30%到80%的特別營餘公積
允許券商擔任證交所董監事並可持有證交所股票
弄了這一堆規範
1998年開始各國的證交所都開始從會員制改成盈利制
到了2005/11/03美國紐約證交所合併改制成盈利公司
變成營利性公司為主流
政府又另有一個計畫
規劃將櫃買中心成立櫃買公司
再成立證券期貨控股公司把證交所、期交所、集保公司跟櫃買中心納入
不過到今年為止都沒下文
那時後看到這篇的心得是果然台股領先全球
連證交所制度都硬比其他國領先30年以上
本來想抄別人的制度
結果沒抄完反而繞一圈變領先
過幾年等各國缺錢搞不好就學台灣徵健保補充費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