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深圳人賣房子 銀行給數字貨幣 不能換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20-08-24 09:39:55
回味一下金本位
和廢除金本味的香味接近
資料來源
參加 DZ Bank中央銀行研討會出國報告書 ? ? ? ? ? ? ?
黃金貨幣史及匯率霸權
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了金本位。在戰爭期間,各參戰國紛紛中止紙鈔兌換黃
金的承諾,禁止黃金的出口,並且超印3、4倍的紙鈔及大量舉債。
除了美國是戰爭的大贏家外,各參戰國都負債累累,國際收支都是赤字。戰後一旦解除物
價管制,而開始龐大的重建工程時,通貨膨脹隨卽引爆開來,尤其在戰中受到嚴重打擊的
國家,如俄國物價上漲40億倍,而德國則因戰敗賠款所引起的國際收支赤字,以致1923年
時,物價上漲1萬億倍。德國的通貨膨脹問題在次年才開始被控制下來,當時德國所採取
的主要措施為:要求戰勝國大幅降低賠款、發行以黃金作為準備之新幣、及向美國銀行業
借款。
此時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嚴格遵守金本位的基本精神,除增發紙鈔、停止兌換黃金外,而且
故意讓匯率貶值以刺激出口。國際貿易因而不再以貨幣或黃金為交易媒介,而淪喪到「以
物易物」的地步。在這種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中,各國懷念起戰爭前「金本位」的穩定局面
,而紛紛研究重返金本位的可行性。
當時國際間,只有美國能夠維持正统的金本位。英國則在其國內及國際間,大力鼓吹凱思
斯所提倡的另類金本位,卽「金匯兌制」,主要內容如下:
1、英鎊釘住黃金,而其他各國的匯率則釘住英鎊,如同各國採行「英鎊本位制」。
2、在英國國內,剝奪人民以紙鈔兌換為金幣之權利。
(1)兌換黃金時,須以400盎司的金塊為基本單位,此謂之「金塊本位」。在此種規定下
,僅有少數的富人才有兌換黃金的權利。
(2)即使富人要求兌換金塊時,銀行亦須加以勸阻。後來英國財政部乾脆立法,明文禁
止人民兌換黃金之權利。在此種規定下,僅有外國人才享有向英國兌換黃金的權利。
3、在國際上鼓吹無須再以黃金為貨幣準備,而應改以英鎊為主、美元為輔,以減少外國
人向英國兌換黃金之數量,而各國則可以避免閒置資金於不生利息的黃金。
在金匯兌制下,英鎊即代表黃金,因而被稱為「英金」(猶如二次大戰後之美元稱為「美
金」)。英國及所有參與國的貨幣發行量均不再受黃金的拘束。英國有能力大量印製紙鈔
,刺激經濟成長,而各國央行亦因儲存英鎊而可大量增發貨幣,英國的通貨膨脹因而輸出
到其他國家。
英國在1925年採用金匯兌制,並調升英鎊對美元匯率,回到戰前4.86美元之水準。此舉使
得英鎊匯率高估35%。英國之所以如此勇敢,其目的有二:
一、為恢復倫敦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必須將英鎊兌美元之匯率調回戰前水準,否則豈
不承認美元為超強貨幣。卻不知戰後的美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全球的金融中心已
移轉到紐約。
二、倫敦銀行家在戰爭中擁有大筆的英鎊公債,若英鎊價格能回到戰前水準,則這些英鎊
公債與黃金之價格關係便能維持不變,因而保全銀行家的財富。
英國採用以英鎊為中心的金匯兌制策略,可說是「戰術正確、戰略失敗」的典例,因為英
國國力已開始衰退,自身難保卻要領導全世界。此外,旣要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又要維
持過度高估的匯率,則是相互衝突。
不久,英國因匯率高估而影響出口競爭,引起黃金外流到美國,英鎊外流到其他國家之嚴
重問題。1927年起,法國央行卽開始担心英鎊可能貶值,而向英國兌換黃金時,卻招來英
格蘭銀行的高聲抗議。英國威脅法國若繼續兌換黃金,則英國將考慮放棄金匯兌制。
而為減緩英國黃金流向美國的現象,英格蘭銀行以共同維護金本位與國際經濟穩定為理由
,邀請德國及法國央行共赴紐約與美國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秘密協商,由美國降低利率以刺
激通貨膨脹,若美國物價上漲,則美國出口成本上升,將可改善英國對美國的貿易赤字問
題,因而支撑英鎊滙價,就可解決黃金流向美國的問題。
雖然美國聯邦準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簡稱Fed)總部設為華盛頓,但當時紐約區的
聯邦準備銀行總裁Benjamin Strong掌握絕對之權力,他信守對英國降息的承諾,不顧華
爾街股市已經過熱的現象,於1927年7月起敦促其他地區的聯邦準備銀行調降重貼現率。
於是,美國道瓊股票指數由1927年7月的181點上升到1929年9月的381點,升幅達110%,
而在1929年10月,卽引發股市大崩盤,並且導致經濟大蕭條及銀行的擠兌風潮,在1930至
1933年間美國銀行共倒閉20%。
1928年底,當美國股票交易變得極端狂熱,美國的短期利率高於歐洲時,美國銀行業開始
向歐洲銀行同業抽回資金改貸予股票投機客。歐洲銀行因習慣於「借短放長」的營業策略
,因而陷入資金週轉的困境。1931年法國銀行業也開始收回借予奥地利銀行的貸款,當年
5月奥地利最大的商業銀行遭到擠兌,一發不可收拾,一個月後,奥地利首先宣布放棄金
滙兌制。擠兌風暴隨卽掃向德國,即使在美、英、法等國央行及國際清算銀行出面援救下
,德國銀行仍然全面崩潰,同年7月德國宣布放棄金滙兌制。
此時英國發生工人罷工、內閣改組事件,再加上海軍譁變的傳聞,人心惶惶,英國銀行受
到嚴重打擊,外資大量撤出。英格蘭銀行不堪流失大量的黃金準備,於1931年9月18日,
建議英國政府放棄金匯兌制,2天後英國政府正式宣布放棄,英鎊立卽貶值30%。這是金
匯兌制時代的結束,幾個月後,大英帝國的各個聯邦、北歐諸國、日本都相繼宣布放棄金
匯兌制。
在9月18日英格蘭銀行建議英國政府放棄金匯兌制的當天,荷蘭央行總裁以電話向英格蘭
銀行總裁探詢是否有英鎊危機時,還獲得英格蘭銀行總裁的保證:英國將不惜代價以維護
金本位。
在此次金融風暴中,因為信任英格蘭銀行而持有鉅額英鎊的各國央行均蒙受重大損失。從
此國際間喪失互信,競相以匯率貶值、外匯管制、保護主義、及組成貨幣集團來相互對抗
,因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英國與其殖民地成立英鎊集團;法國則與瑞士、荷
蘭、比利時、意大利、波蘭成立「黃金集團」,彼此之國際貿易以黃金清算,但不向集團
外的國家出口黃金;德國則與東歐、南美洲國家成立「以物易物」的貿易集團,德國與東
歐、南美洲國家之所以交易早、晚班採用「以物易物」的貿易方法,係因擔心匯率貶值引
發通貨膨脹的預期心理,所以必須高估匯率,但又怕外貿赤字,故採取雙邊質易之方式交
換商品。
美國厭惡英國故意壓低英鎊匯價及英鎊集團排外的關貿制度,可是更加痛恨德國用「以物
易物」制度霸占東歐及南美洲市場。然而美國仍暫時固守「金本位」,並且維持相對高估
的幣值。
四、美元帝國之興起及「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建立
當美國經濟大蕭條延長到1932年時,失業率高達25%,執政的共和黨仍然深信自由放任的
經濟制度,認為經濟即將復甦。對共和黨深感失望的美國選民乃於大選中投票予民主黨的
羅斯福。1933年羅斯福上任後,一切就改觀了。因為羅斯福及他的經濟顧問認為:別國不
公平的貿易競爭,再加上美國自己的金本位限制寬鬆的財政及貨幣政策,以致美國經濟無
法快速復甦。
美國乃於1933年宣布廢除金本位,黃金只用於國際清算,民眾不得再兌換金幣或金塊。19
34年美元對黃金貶值40%,每1盎斯黃金對美元之價格由之前的US$20.67上升為US$35。
法幣全球棄金本位的過程
接下來是法幣全球數位化的過程
財產來源的明確性,資金的出入
大政府時代的來臨
各位可以開始見證歷史了
房價股價金價必需漲,為什麼?
因為股票淨值內含資產 資產內有設備有土地
非政府認可的貨物交易,地下交易會因為全世界中心化的數位貨幣交易而浮出擡面。
這波黃金的漲是偏向理性的當然不會有什麼3000、4000、5000的虎爛漲法
最有趣的是聽到要開放OBU的消息,不知道那個腦包想的。
※ 引述《krousxchen (城府很深)》之銘言:
: 之後就會強制中國人把紙幣換數位幣,現在這個方式只是把紙幣換數位幣的一種手段
: 未來實體人民幣就會變成以前的外匯券,外匯券才是可以換成外匯的「真」人民幣
: 不全部回收的就會讓人民拿到真的貨幣,不過只要讓真的貨幣不能自由進出國就好
: 跟以前金本位時代,政府會強制徵收黃金給貨幣一樣意思,但是改數位幣就更簡單了
: 之後一定會有實體人民幣偷渡出國的業務,然後中國政府會嚴加打擊
: 中國國內就是只能使用數位幣,這跟古巴分一般披索跟可兌換披索一樣意思
: 但是數位幣可以預防古巴一般披索沒人要的窘境
: 外國人來中國,一樣也是強制兌換數位人民幣,不給中國內部可以兌換實體幣的可能
: 中國內部也沒有實體幣可用,等於只有一種貨幣,不會有值錢的錢跟不值錢的錢的差異
: 就不會像古巴的一般披索沒人用,還有中國改革開放前中國國內嚴重通膨的問題
: 於是數位人民幣發行不需要外匯儲備,而是實體人民幣才需要外匯儲備
: 而且人民幣本來就有國內匯率跟國外匯率的差別,繼續有差別其實也沒差
: 中國政府會繼續搞「實體」人民幣國際化,尤其是本來還需要在國內流通
: 現在都不需要了,直接全部放到國外,做更多大傻逼的外交
: 頂多就是中國人出國時能用數位幣兌換一些外幣,對實體幣發行量來說微乎其微
: 中國政府靠這招可以繼續維持高經濟增長十年吧,因為就等於中國國內無限QE
: 中國人民的勞動成果換外匯,給人民數位幣,根本就是全自動韭菜收割機
作者: littlejackbr (liljb)   2020-08-24 09:45:00
英金
作者: sanguinesand (大根君)   2020-08-24 10:18:00
中國人民不是人,是韭菜
作者: Akitsukineko (跌死的貓 Death the Neko)   2020-08-24 12:08:00
不用想太多 反正就是打一架勝者吃香喝辣 敗者吃屎喝尿
作者: appleball200 (我帶把的不要再把我了orz)   2020-08-24 19:0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