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
全球前五名晶圓廠產能佔54% 三星、台積電領先
原文連結:
http://bit.ly/2NyTPpg
發布時間:
2021年2月17日
原文內容:
根據IC Insights調查報告《全球晶圓產能2021-2025》,若以全球半導體廠2020年底已裝
機月產能(monthly installed capacity)前五名來看,依序為三星電子、台積電、美光
、SK海力士、鎧俠及威騰(Kioxia及WD),前五大廠產能合計占了全球總產能的54%,略
高於2019年1%,顯示市場集中度及產能大者恆大的趨勢明確。
前五大廠中有四家是記憶體廠,一家是晶圓代工廠(台積電)。
至於排名第六至第十的半導體廠,去年(2020)底月產能與前五大廠已有明顯落差,第六大
廠英特爾達88.4萬片8吋約當晶圓,第七大廠聯電達77.2萬片8吋約當晶圓,第八至第十分
別為格芯(GlobalFoundries)、德州儀器、中芯國際等。
三星是全球最大記憶體廠,去年(2020)底已裝機月產能年增4%達306.0萬片8吋約當晶圓
,占全球總產能14.7%,而去年產能成長趨緩原因在於將占其總產能11%的Line 13的部
分DRAM產能移轉生產CMOS影像感測器。不過,三星去年第四季投入105億美元擴增記憶體
及晶圓代工產能,預期今年(2021)底月產能成長幅度將優於同業。
台積電去年底已裝機月產能年增9%達271.9萬片8吋約當晶圓,以總產能來看達全球第二
大且占全球總產能13.1%,但卻是全球邏輯製程產能龍頭,與邏輯製程產能第二大廠英特
爾間的差距明顯拉大。
台積電去年積極擴建先進製程產能,包括南科Fab 14第一期擴建工程、中科Fab 15第十期
工程、南科Fab 18第一期以及第二期工程等均在去年投產,第三至六期的設施正在建設中
。台積電還在2020年期間在台灣台中的Fab 15開設了10期生產線。今年資本支出大舉提升
,穩居全球擁有最大邏輯產能及最大極紫外光(EUV)產能半導體廠。
截至2020年底,美光擁有第三大產能,晶圓數量略高於190萬,佔全球產能的9.3%。該公
司在2020年的資本支出主要是用更先進的設備升級現有的晶圓廠,但其在日本廣島和台灣
台中的晶圓廠正在增加一些新產能。第二家工廠正在維吉尼亞州的馬納薩斯建造,該公司
生產長壽命產品。
到2020年底,第四大產能持有者是SK海力士,每月晶圓產能接近190萬(佔全球總產能的
9.0%),其中80%以上用於製造DRAM和NAND閃存芯片。該公司於2019年在韓國清州市和
中國無錫建成了兩個新的大型晶圓廠。位於韓國利川的新Fab M16工廠將於2021年開始批
量生產。
排名前五位的公司是另一家記憶體IC供應商Kioxia,Kioxia每月有160萬片晶圓(佔全球
總容量的7.7%),其中包括大量的NAND閃存產能供其晶圓廠投資和技術開發合作夥伴
Western Digital使用。2020年,合作夥伴在日本北上市開設了新的300mm晶圓廠。日本四
日市綜合大樓的Fab 7工廠建設將於2021年開始。
該行業的五個最大的純晶圓代工廠-TSMC,UMC,GlobalFoundries,SMIC和Powerchip(包
括Nexchip)–均位列前12名產能領導者之列。截至2020年12月,這五個代工廠的總產能
約為每月510萬片晶圓,約佔全球晶圓廠總產能的24%。
在未來前景看俏情況下,台積電、聯電及日月光等半導體大廠已開始著手規劃或進行擴產
計畫,其中台積電除目前的5奈米製程量產外,3奈米可望在2022年進入量產,2奈米廠也
正在計畫興建當中。
聯電則規劃在廈門聯芯擴增12吋晶圓產能,台灣廠區則將推動40奈米轉28奈米製程。至於
日月光則加速進行高雄楠梓第三園區,以因應前段晶圓投片量大增延伸下來的封測需求。
心得/評論:
IC Insights公布晶圓產能排名,台積電位居第二,也是前五名中的唯一晶圓代工廠,聯
電則是排在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