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21-03-03 13:15:09其實少子化很多人聽起來都說沒影響,台灣人口本來就太多
問題不在於人口總數,而在人口結構
目前台灣扶養比大概在35%左右 (每100勞動人口扶養35非勞動人口)
到了2050年會達到接近85%
預估到了2060年前後會破百,然後2065年因為老人開始死所以會往下降
但是問題來了,一個國家勞動人口<非勞動人口會是什麼樣的一個慘狀
老鼠會般的年金制度、健保制度、社會保險制度還能支持下去嗎?
2060年剛好是現在的40年後,七年級前段班到中段班也開始退休了
剛好就是PTT主力使用者們,搭上破百扶養比的列車^^
事實上我認為這個數字還估的保守,隨著老人比例上升
會越來越多非典型失業者,也就是屬於勞動力卻不願工作
這是中央社的報導https://tinyurl.com/36ey77uh
"照顧長輩無法就業人口達15萬人 連3年攀升"
今天這些人只占勞動力的5%上下,問題是當人口結構失衡時這些人又會變多少呢?
這幾天房版其實吵很兇說房價到底是不是影響生育率的主因呢?XDDDD
當然見仁見智
台灣人的主要支出:
1. 父母照護(Optional)
2. 自身退休金 (觀念不是親情勒索的情況下)
3. 居住成本 (不管是買還租)
那多餘的資源自然才有辦法去搞其他部分,如生兒育女
很多說犧牲一點點就可以生育的我想通常都是後援不錯的啦
父母照護不需要出錢、頭期款有資金幫忙、長輩能幫忙帶小孩不用或是資源足夠請保母
打工仔一生賺的錢大概就是那麼多,分配下來能不能生本來就是很重大的抉擇
回到經濟面,台灣人口減少似乎是好事
但在每一年中央政府對於高齡人口只會做短期灑幣而非長期規劃情況下
財政支出是非常不樂觀的
同時政府絕對也不敢對多數的人課稅,所以炮口會轉向高收入白領和企業
然後這些有實力有能力的留下來就是被壓榨,出去就是台灣生產力減少
最大的問題在於,要怎麼去規劃2040~2080年將近四十年的人口結構失衡期?
不過少子化是未來的事情,選票是現在的事情
誰在乎呢? 檯面上政客一堆六十歲的老人,去想20年後的事情對腦袋太困難惹
※ 引述《andrew0041 ()》之銘言:
: 台灣什麼時候天花版超高?
: 台灣領薪水高的只有台積 ic設計好嗎
: 也沒有特別高 就國際水準
: 醫牙和國際差不多
: 法律金融也只有少部分國際水準
: 中高階主管連東南亞不如
: 整天仇富其實仇的是中產
: 台灣的高薪群和國際比根本領太少好嗎
: 台灣房價第一個是政商關係 第二個是囤地
: 真要說有錢人堆起
: 台灣是一堆中小企業和上市櫃股東好嗎
: 這部分台灣才是世界強
: 但那些人家也是憑本事
: 核心問題還是政府作為拉
: 因為華人社會房子就是半鋼需
: 而且又沒持有稅可以慢慢放
: 你如果囤米要坐牢 囤房為什麼發大財?
: 房蟲在賣房就說房子鋼需支撐很值錢 你買了絕對保值 要加價賣
: 人家質疑你囤房囤地就說房子又不是鋼需你可以不要買呀
: 根本就薛丁格的鋼需
: 然後華人社會就都剛好不愛課囤地囤房稅呢
: 說是怕到時候加價賣
: 但大家都知道真的房價漲是因為囤積造成的供求關係
: 你如果囤房都重稅 空屋率比國際高好幾倍 根本幾年前建商資金就撐不住了 只能降價賣
: 所以拉 房蟲不用在那邊一下怪工人薪資太高(看看歐美日) 一下扯什麼土地不夠(土地
: 不夠還可以蓋這麼多空屋?)
: 簡單說 就是政治腐敗
: 你要賺錢就說 台灣官員都是建商 台灣炒房囤地政府根本不會管 要賺錢大家一起來炒
: 這樣還比較respect
: 整天在那邊 原物料上漲 電子業搶工人
: 給的薪水看有沒有歐美日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