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
比特幣到底夯什麼?直擊校園千萬富翁的誕生,青年靠「數位黃金」翻身
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L0Wx0y
發布時間:
2021年3月3日
原文內容:
比特幣到底夯什麼?直擊校園千萬富翁的誕生,青年靠「數位黃金」翻身
179
2021年3月3日 週三 下午2:57·7 分鐘 (閱讀時間)
文/馬自明、韓化宇、陳慶徽
不少老一輩的人看不懂,比特幣沒有什麼用途,憑什麼一顆價格高達5萬多美元,比買一
輛汽車還貴?但年輕人認為,比特幣將重塑世界秩序,他們是站在風尖浪頭的先行者。
台大研究區塊鏈社團的社員人數,會隨著加密貨幣的行情增減,因為「有人賺了千萬身家就去環遊世界,也有人賠到
差點睡公園」。(攝影者.駱裕隆)
台大研究區塊鏈社團的社員人數,會隨著加密貨幣的行情增減,因為「有人賺了千萬身家
就去環遊世界,也有人賠到差點睡公園」。(攝影者.駱裕隆)
究竟這群「比特幣新貴」眼中的加密貨幣新世界,是什麼樣貌?為什麼他們第一個帳戶不
是銀行帳戶、股票交易戶,而是長輩們看不懂的加密貨幣帳戶?
為解開這個謎,商周前進校園現場,第一站,來到位於台北木柵的政治大學。
政大的金融、財管、會計等相關科系,勢力遍及金融圈,他們在3年前組了區塊鏈研究社
,推廣區塊鏈技術,包含加密貨幣投資。
社長鄧昀是政治系大三生,毫無資工背景,關於比特幣一切都是自修。「我人生開的第一
個帳戶,不是銀行帳戶,是加密貨幣的帳戶。」3年前,他剛考入政大,因為好奇註冊加
密貨幣帳戶,後來獲得免費的獎勵貨幣,從零本金玩起,現在這批貨幣價值,已超過20萬
元。
他連人生的志願都變了。「畢業後,我不想走國會助理或考公務員這條傳統的老路啦,」
鄧昀說,投資加密貨幣或繼續研究其技術,才是他未來想要做的事。
場景轉到台灣大學。
晚上的活動教室裡,聚集著約70位年輕人,鬧轟轟討論著。他們是台大研究區塊鏈和加密
貨幣社團的社員,每位社員不過20歲左右,有的來自法律所、有的來自財金系,也有資工
、電機科系的學生。他們投資的加密貨幣也不限於比特幣,包括以太幣、艾達幣和煎餅幣
等,千奇百怪。
這社團裡,有人靠加密貨幣身價破百萬、甚至千萬,也有人賠錢。厚澤是最特別的一位,
他年僅17歲、高中二年級,被幣圈視為天才,國中就開始挖礦,是台灣最早自組機台挖比
特幣的「礦工」之一,新竹、淡水都有他負責營運的「礦場」。
這是1995以後出生,Z世代的新戰場。有人投資,有人做基礎建設,有人把它的應用發揚
光大。就像當初黃金從金塊衍生出各種金融商品,只是這個演化過程,更猛更快。
年輕人的黃金!價值來自認同,加密幣成翻身新出口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比特幣就像數位黃金,」46歲的連續創業家黃耀文表示。
第一,黃金稀有,比特幣總量也只有2100萬顆;第二,黃金可以切割,一顆比特幣甚至可
切分成億分之一;第三,黃金不易變質,比特幣是虛擬貨幣,且資料無法竄改,永久保存
。
黃耀文認為,若有黃金的新儲備產地開挖,會影響到黃金稀有性,但比特幣顆數總量不會
再增加,更為稀有。
千年以來,黃金都是實體資產的「價值王者」,沒人能撼動;直到比特幣出現,全球上億
人認同它有價值,才有了挑戰者。這也說明,為何近期比特幣與黃金呈現反向走勢,因為
它是避險資產的新挑戰者。
加密貨幣圈稱為「大神」、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合聘教授陳恭指出,把比特幣比喻成為黃
金,只是讓人容易理解,但「有些事,黃金不可能做到,比特幣背後的技術,卻有潛力做
到。」
陳恭口中「黃金做不到」的技術,指的就是讓加密貨幣近年暴紅的關鍵技術「DeFi」(非
中心化金融)。
扮演加密貨幣、區塊鏈技術新創早期投資的基金、紅樓資本共同創辦人李昀修解釋,DeFi
看似難懂,基本道理卻很簡單,它的終極未來目標就是「人人都能開銀行」。這有其風險
,但不需要拿出一大筆資金、不須向政府申請牌照、不須請人,你就能做到所有傳統銀行
能做到的事。
其次,最吸引年輕人的理由,就是「金融民主」。
「這就是虛擬華爾街!」在加密貨幣賺進近億財富、台大電機所博士候選人杜若宇指出,
當加密貨幣的金融體系建置完成後,人民就可以選擇不信任央行,轉而相信科技。
他在幣圈中赫赫有名,並非因為身價,而是慘賠後仍堅持信仰。靠去年流行的DeFi(非中
心化金融)把失去的財富重新賺回來,有這樣經歷的人,在幣圈屈指可數。
從國防大學電機系畢業後,他在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服志願役。原本父母希望他進台積電
或當職業軍人,求一份穩定工作。不料,他卻一頭栽進父母完全無法理解的加密貨幣世界
。
2015年他報考政大資訊所時,想鑽研密碼學,於是開始研究比特幣,順手買了幾個。隔年
10月退伍,他的總資產僅500萬元,但隨著比特幣飆漲,資產一年內膨脹至近5千萬元。
2017年首次代幣發行(ICO)風起雲湧,他也湊熱鬧,卻摔了一個大跟頭。參與台灣紅極
一時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binhood的ICO,卻沒想到有天交易所無預警停業,這讓他資產只
剩3、400萬,比退伍時還少。
「就一場夢啊!不知道(財富)怎麼來,也不知道怎麼去,」說到這,他大笑起來。
經過那次教訓,他決定奉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提倡的「第一性原理」。撥開表象,回歸
事物的本質來思考,「你要知道加密貨幣怎麼賺錢的,就要知道加密貨幣世界怎麼運作的
。」於是,他回頭苦練基本功,包括鑽研加密幣專用的區塊鏈開發工具,以及主流加密幣
「以太坊」的專屬程式語言等。
加密貨幣的世界風險不小,「虛擬銀行打著一年千倍收益,大家衝進去,但可能根本就是
假的,這非常危險,」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加密貨幣專家葛如鈞提醒
,一般人沒有能力檢視虛擬銀行真偽。
花旗最新報告亦提醒,比特幣需要金融監理當局監督,否則淪為投機炒作;但無法否認的
是,數位黃金的狂潮來臨,對金融世界已帶來無可磨滅的衝擊。
心得/評論:
還是無法認同比特幣的邏輯,口口聲聲說要去中心化,甚麼甚麼技術然後用英文縮寫
,金融民主甚麼的,先不說挖礦耗費地球電力的浪費,首先要去中心化結果你用比特幣
交易所來中心化比特幣交易,第二個比特幣的價值是對應美元,那不是完全背離中心化
的初衷,我說我有1000萬元美金=我有錢,我有100個比特幣如果不能兌換美元=那我到底
擁有甚麼? 比特幣要金融創新應該創造交換性而不是炒作性,交易所炒翻天結果外面
香蕉都不能買?? 沒有交換性比特幣不是垃圾嗎?
因為你有很先進技術,所以一個比特幣價值越來越高,這根本不合邏輯
,如果世界上的人都不鳥你甚麼幣,請問比特幣跟天堂幣有甚麼不同??
結論=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