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
中國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 2021年估達2.5億噸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bit.ly/3qgntNp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
2021年3月4日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
配合習近平宣示中國大陸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達碳中和目標,大陸將利用市場機制來
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中國大陸在今年(2021)2月1日起施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預計6月正
式啟動大陸的全國碳交易市場。業內預測,2021年大陸全國碳市場成交量可能達到2.5億
噸,為2020年各試點交易總量的3倍,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
首批納入全國碳市場的2225餘家發電企業,年排放總量超過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佔全
國碳排放量的1/3。少排可以賣配額,多排就要掏錢買。
中國大陸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6年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碳排放量最大國家。據英國氣候
變遷研究機構Carbon Brief統計,2018年全球碳排放增長2.0%,而中國排放碳排放總量
就達到100億噸,比2017年增長2.3%,也高於全球平均成長值,其中煤炭消費排放為73億
噸、石油消費排放15億噸、水泥生產排放7億噸、天然氣排放5億噸。其他國家,美國二氧
化碳排放總量54億噸,歐盟排放35億噸,印度排放26億噸,其餘國家排放153億噸。
實際上,大陸碳交易市場在2011年就已經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湖北等七個省市試
點,2019年七個試點碳市場共分配配額12.96億噸;完成線上配額交易量2187萬噸,達成
成交額774億元人民幣,成交均價為每噸30.7元。
中國為達成「30-60」雙碳目標,不斷推出更多舉措,其中,最重要的全國統一的碳排放
交易市場預計今年年中正式啟動,將由獨立的交易機構來營運,這個機構將由大陸7個試
點省市與江蘇、福建省共同聯建,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為具體的承建方。預計大陸將把八
大重點能耗產業,都將納入到碳市場,配額發放約可達到50億噸,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
易市場。
初期以大陸控排企業和機構投資者為主,未來會加入個人投資者。按照大陸試點區域約5
%的配額進入平台交易,大陸全國碳市場啟動後預計達到2億噸以上的交易規模。參與上
海地區碳交易的機構投資者,主要是碳資產管理公司和投資性公司,未來希望金融機構參
與。
大陸「十四五」規劃也明確大力發展和運用碳市場,未來碳交易規模巨大,將成為與股票
、債券、外匯、商品一樣的重要市場。
大陸地方政府政策推動綠色產業
綠色產業是「十四五」規畫五大重點方向,包括:節能減排、環境治理、綠色低碳轉型、
循環經濟以及能源轉型。其中,綠色低碳轉型、循環經濟以及能源轉型則是當前及未來政
策鼓勵重點方向。例如:能源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等成為地方布局熱點。
各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強化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推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控制碳排放」等成為各地實現生態環境水準邁上新台階
的關鍵發力點。
中國投資協會去年(2020)底發布《零碳中國·綠色投資藍皮書》執行摘要,預測零碳中國
將催生7大投資領域,包括:再生資源利用、能效提升、終端消費電氣化、零碳發電技術
、儲能、氫能和數位化。預計創造70兆綠色產業投資機會,並為中國實現零碳排放貢獻累
計減排量的80%。
台商綠色轉型挑戰與商機
中國大陸「十四五」將進一步嚴格加強企業的環保要求,例如工廠得取得排汙許可證、須
提供內部環境監測等諸多升級要求。因此,我國台商在製程、設備、原料、供應鏈政策上
,勢必拉高綠色採購比率,以因應趨勢推動綠色供應鏈進行全面綠色轉型,也成為當前台
商經營的重要課題之一。當然,也包括回收再利用的循環經濟,例如:舊五金、舊輪胎、
電子零組件回收再利用等等,還有建議積極去申請中國大陸綠色產品的認證標章,若能爭
取國家級的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認證等,還可獲得10萬到30萬元人民幣政策補貼。
未來,許多受大陸官方監督必須控制碳排放的企業,將有減排碳的交易額度需求。近年,
不少台商到中國內陸進行各種綠色種植,而有機會打入碳交易。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中國訂下環境氣候目標,要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並預計在今年正式開放碳排放量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