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10O (超級喜歡兄弟象)
2021-03-12 00:05:42原文標題:搶蘋果汽車代工合約?彭博:鴻海、Magna是兩大競爭者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553/5311657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2021-03-11 07:04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彭博資訊報導,隨著蘋果規劃進軍汽車市場,而且在與一些知名汽車廠協商陷入僵局之後
,它可能會採取和過往推出新產品類似的策略,與代工業者合作,而鴻海、加拿大汽車零
件大廠麥格納(Magna)正是兩大競爭者。
報導指出,蘋果公司要生產汽車主要有三大選擇,一是與現有汽車製造商合作,二是建立
自己的製造廠,第三則是與鴻海或Magna等代工業者合作。
然而,蘋果在與現代汽車等汽車製造商的協商並不順利。如果蘋果與車廠合作,蘋果會開
發車用自駕系統、自行設計內裝與外觀,只把最後組裝生產部分留給合作車廠,而這代表
合作車廠必須放棄自己的品牌,淪為一家新競爭同業的合約代工業者。
一名在蘋果和特斯拉長期擔任經理的人士指出,這就像蘋果公司委託智慧手機競爭同業三
星電子生產iPhone,是很痛苦的。他說,蘋果想挑戰汽車生產的原理,包括椅子如何生產
、車身的外觀等,但是,傳統車廠可能不願意協助一個可能帶來顛覆的競爭者。
確實,蘋果和多家車廠的協商近月來已經停滯,包括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證實與蘋果的談
判破局,蘋果自駕車團隊與法拉利代表去年協商後,似乎沒有出現進展。日產汽車2月也
說沒有參與蘋果的協商。
彭博資訊報導說,蘋果為了「利潤」,將不會自建工廠自行生產汽車。此外,蘋果公司有
一套推出新產品的習慣做法,也就是自行設計、把零件委外生產,並且讓代工業者生產以
銷售。
高盛分析師在近期報告中表示,汽車產業的利潤比蘋果當前的模式還低。CarLab顧問公司
總裁Eric Noble則表示,蘋果更可能找代工業者生產汽車,因為這是蘋果習慣的商業模式
,他認為,蘋果若與現有車廠合作,將出現「權力爭奪」情況,因為雙邊都習慣緊緊掌控
他們的供應鏈。
彭博資訊引述產業人士的說法,這也是鴻海與Magna現在會是爭搶蘋果汽車代工合約兩大
黑馬的原因。
早已是iPhone組裝業者的鴻海,在去年10月推出電動車底盤和軟體平台,上月又宣布將為
新創公司Fisker組裝電動車,組裝量為每年超過25萬輛。
一名參與生產業務的蘋果員工透露,鴻海習慣讓讓蘋果工程師指導怎麼做,而且鴻海的工
廠也已充滿蘋果所設計的設備。
至於Magna和蘋果公司也有歷史淵源。當蘋果五年前設定跨足汽車領域的路線時,雙方曾
討論過合作生產蘋果車。此外,Magna的優勢在於擁有更多生產汽車的晶片,包括為BMW、
戴姆勒和Jaguar Land Rover生產高級車款。
心得/評論:真的會有傳統車廠捨棄自己品牌去幫蘋果代工嗎? ※必需填寫滿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