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立光暗藏的王牌 股王掌門人林恩平的密

作者: Ninja650r (忍者)   2021-04-14 15:23:24
大立光暗藏的王牌 股王掌門人林恩平的密謀救霸業
新頭殼newtalk | 文/財訊
發布 2021.04.14 | 13:25
過去一年,大立光面臨諸多營運挑戰,股價欲振乏力。然而,執行長林恩平低調展開新事
業布局,正為大立光下個十年鋪路。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封面故事以「股王大立光暗
藏的王牌」為題,報導股王大立光面對營運逆風的突圍計畫,以期重返股王榮耀!
《財訊》報導指出,今年初,大立光公布2020全年財報,合併營收559.4億元,每股稅後
純益達182.86元,雖然超過67%的高毛利率仍然亮眼,但整體營收與獲利卻較2019年大幅
衰退,獲利跌幅甚至達二位數。對比之下,大立光的競爭對手—全球車用鏡頭龍頭舜宇光
學的2020年營收與獲利都成長,而同為蘋果供應鏈的玉晶光,業績也刷新紀錄。從外資的
持股比率變動,不難發現大立光股價榮枯表現的風向,持股比率從2017年高峰時的52.2%
,下滑至今為42.5%,持股減幅近兩成,顯見大立光的營運正遭遇一場大逆風。
大立光首先遇到的逆風,就是流失華為訂單。美中貿易戰開打後,華為成為頭號制裁對象
,導致華為手機市占率急遽萎縮。根據市調機構TrendForce最新統計,華為全球手機市占
從2019年16%%,下滑至2020年的13.4%;全球排名從第二跌落第三,預估2021年排名還會
續跌至第七名。第二大逆風,是蘋果刻意培養多元供應商,讓大立光在高階鏡頭的獨門生
意遭到瓜分。過去,蘋果的高階手機鏡頭一向由大立光獨拿,營收占比約30%,但自去年
起卻出現了新的競爭者。
第三大逆風,則是關鍵零組件爆發缺貨潮。全球武漢肺炎疫情帶動筆電與居家視訊鏡頭需
求大增,造成感測器大廠索尼與三星擴產不及,高階感測器一貨難求。此外,疫情導致量
產進度延宕,再加上5G相關產品出貨量激增,也使包含處理器在內的半導體元件掀起缺貨
潮。這兩大關鍵零組件的嚴重缺貨,造成大立光出貨延遲。
《財訊》報導指出,林恩平布局潛力市場,進軍車用只做不說。自2017年以來,大立光先
後公告購入三筆土地,作為興建新廠之用,但新廠最快2023年才啟用,顯見大立光的行事
謹慎。首先是布局車用鏡頭市場。眾所周知,今年手機鏡頭市場規模雖然會超過五百億美
元,但成長力道已趨於緩和;反觀車用鏡頭規模在今年推估為72億美元,雖只有手機的
1/7,但未來會以每年兩位數的幅度快速成長,市場成長的想像空間大,但至今大立光卻
一直未大動作跨入,這也是法人一直質疑林恩平的問題。
尋找新金雞母,考慮併入大陽科技,林恩平的第二個策略調整,則是重返VCM(音圈馬達)
市場。法人分析,這個趨勢對大立光是一大利多,不僅手機致動器市場潛力相當可觀,還
能提高客戶對大立光的倚賴度,也有助於縮減供應週期。林恩平甚至指出,「如果VCM營
收變大,會考慮把子公司(負責生產VCM的大陽科技)併進來。」頗有讓VCM重整旗鼓的味道

第三,從歷年年報的關鍵數字,以及美國專利局的專利數量統計,可以發現高毛利的醫療
鏡頭與隱形眼鏡,也是大立光加碼的重點。第四,除了開拓新的業務,大立光也持續在生
產管理上緊發條。林恩平曾說,大立光的競爭優勢就是從光學設計、模具開發、射出成型
、光學薄膜、鏡頭精密組裝,到自動化組裝設備(包括軟體與晶片)的核心技術都自主開發
,其中自行開發的模具更是一門獨門技術,這也是大立光維持高良率的關鍵。
但站在投資人的立場,看的是林恩平應對市場變化的調整力,以及未來的成長性。大立光
股價從6000元高峰跌落至3000元徘徊,最大的關鍵除了業績的下滑,更重要的是本益比的
修正,已經從最高時的三十餘倍,一路下調至二十倍以下;市場觀察的是,未來的大立光
,會是投資人心目中熱門的高成長股?還是變成穩定坐收股息的「定存股」?
其實,大立光彈藥充足,帳上的現金水位高達千億元以上,擴廠動作更是馬不停蹄,大立
光執行長林恩平早已透過4個密謀,低調展開新事業布局、強化營運管理,這些謀略,能
讓大立光股價走出谷底,再造股王盛世,最新一期《財訊》有更詳盡解析。
(本文獲財訊授權轉載,詳細內容請參閱《財訊》第631期)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4-14/563294
作者: HamagiHiyori (濱岸ひより)   2021-04-14 15:46:00
如果林恩宇或是林岳平說的話我就買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