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後來有去查這歷史,1989年央行先是選擇性信用管制,然後升息,
1990年初就更大動作了,大幅升息還大幅調升存款準備率,信用管制也擴大,
目的就是要把房價打下來讓民眾有感..
但是,那時的措施太過粗糙,欠缺通盤規劃,因為實業在1989年已經逐漸走下坡,
打房大幅升息除了打到自住者外,還打到有負債的企業,需要借款的企業,
大幅調高存準率讓企業變得更難借到錢,另外就是房地產景氣下滑,
對於內需產業也產生衝擊不說,用不動產融資的企業因為房價跌擔保品跟著跌,
高利+抽銀根問題擴大,也一一面臨營運周轉危機,從1990年4月開始就已經浮現這些問題,
台股也跟著直線下墜,直到9月台股跌破3000點,政府擔心引發經濟崩潰,
才把緊縮措施全部結束,通算那幾個月房價跌了20%,股市跌了80%
所以,後來政府對於打房政策特別小心,甚至認為房價如果照市場機制走,
(比如gdp上揚房價跟著漲)他們也不認為需要進場抑制,也就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