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自己知道是菜雞問題,真心發問。
接下來遇到台灣50季度調整,想到個問題我自己無解,有google一下,
反而因為新聞太多而找不到資訊:
請問這種季度調整,是不是只能以短線會震盪來看待?不能說長線看好或看壞?
我的想法是這樣,一檔股票被納入台灣50,那台灣50就會在某段時間內買進持有
(可否先借問,"這段時間"是否是已知資訊?)
這段期間可能會有短期震盪,而因為畢竟是買進所以當然是上漲機會比較多。
而一旦持有比例完成,基本上台灣50就不會去主動買賣了,不然就不叫被動型基金。
那這時候不管台股加權指數/台灣50怎麼走,台灣50都不會有新的資金再去買成分股了,
所以就算假設台股/台灣50不斷往上走,也不會因此給成分股加入新的資金動能。
哪怕台灣50漲到$200好了,也只是每股股價漲到$200,並不是增加發行張數,
所以不會有新的錢投入成分股。
請問這樣想是正確的嗎?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