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從工作經驗推論航運業

作者: evil006 (OhmJahLemEld)   2021-07-26 07:30:12
我說說我的觀點,若各位覺得我說得太差還請包涵
這邊要以歐美經濟跟通膨的角度去切入
https://i.imgur.com/iUvvHyP.jpg
現在美國cpi指數5.4,快高於2008年金融海嘯的5.5高點了
通常會造成通膨的不外乎兩點
1.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
2.製造商品的原物料或成本瘋狂地上漲
今年,美國兩點都中了(QE+運價爆漲),不光是美國,應該是整個歐美都中了
美國若要阻止,要嘛升息要嘛阻止運價繼續無止境的上漲,前者的話拜登希望“該升息就
升息”但週遭沒人同意。所以大概就剩後者了
若阻止運價飆漲能成功,航運gg
若無法阻止運價,那美國經濟受影響,最終還是會影響到航運(前半年可能企業還有低成
本的庫存,但到現在應該也用得差不多了)
我是覺得今天要干預運價絕對不會只有美國單獨動作就是了(大概會多國聯手),畢竟高
運價不止會傷到企業,成本一旦轉嫁下去,終端消費者也會受傷,一旦通膨太嚴重,國家
一定會出手
不過這個比較偏總體經濟的角度,還是希望能有高手可以解答
※ 引述《snowhood (娜娜爸)》之銘言:
: 由於近期航運股跌到有點懷疑人生
: 小弟就先前的工作經驗,思考後想把它套用在航運身上
: 發文給大家參考,順便了解一下小弟是否思考邏輯上有死角
: (有的話小弟也要認清出場了 囧)
: 正文:
: 小弟先前的工作有一大部分是 “供應商發貨給我們,我們再轉出貨給末端廠商“
: 也就是把一個貨櫃進口卸櫃後,再完整的裝櫃出貨
: 在此先說明一下場地
: “裝卸櫃平台-可供三台貨櫃車停放“
: “裝櫃作業堆高機一台(人)“
: “協助作業人員2人“
: 當時領櫃還櫃 是7天(場內)+14天(場外)
: #後來爭取到7+21(共4週)
: 在某一年,因為貨量大增
: 裝卸櫃這邊的作業量有點無法負荷
: 小弟那時的作業調整方向以“時間“ “空間” “人力“去改善
: 時間:採取無限加班的方式
: 空間:本來要考慮購入活動裝卸櫃的平台,後來因為除了裝卸櫃平台之外,還需要作業
: 空間而作廢 (地點:寸土寸金的香港)
: 人力:先加派了4~5人協助作業
: 不過上述變通方式也造就了一些問題
: 時間:無限加班術
: 人員每天裝櫃卸櫃無限輪迴早上9點到晚上10點,週日也照加班
: 但是工作人員心態上之後就開始放大,後來也顯現出有要罷工的趨態
: (趕緊編制並提撥獎金安撫人心)
: 長期加班後,人員比較容易小感冒生病
: 此外,裝錯貨物跟工安的狀況也都提高了
: 人力:
: 加派人力的部分,短暫實施了一週左右
: 發現因為礙於作業空間問題,會產生冗員在那邊休息喝水的狀況
: 於是又取消了
: 而空間是一直沒辦法解決的問題
: (因為不知道貨量大增會維持多久時間,不敢貿然擴大及添購設備)
: 而最後的裝櫃量約是250~280櫃/月,每天將近裝卸7~10個櫃
: OK,回到航運業
: 原料倉庫 <1> 製造商 <2> 港口碼頭 <3> 海運 <4> 港口碼頭 <5>進口商
: 1、2、5:當地陸運
: 3、4:港口作業
: 港口作業來說,勞動力主要都是機械操作人員
: 吊櫃需要大型機具,吊櫃作業還要配重安排位置
: 同樣以時間、空間、人力 來看
: 時間:一天只有24hr 趨於無解,但是是唯一希望
: 歐美國家是否能像亞洲一樣,透過金錢的力量開啟無限加班之術?這個我持保留態度
: (近期看到的一個新聞標題寫著"國外把疏緩塞港的希望放在中國農曆假期上")
: (而我比較好奇的是,歐美當地的員工可以犧牲聖誕新年假期加班作業嗎?)
: 空間:
: 這邊包含了超大型機具、卸櫃碼頭等場地作業空間
: 我個人認為仍是無解的問題,因為這些都是無法在短期間規劃並且生出來的
: 又塞港造成沒有淡季,大型機具作業量暴增,保養週期勢必要更頻繁
: 但是一保養下去又會吃掉時間
: 人力:
: 依照歐美可以自身選擇疫苗,其實我認為碼頭工人都100%接種2劑了
: 只是,這邊的勞動力都是以操作機具為主,其實不是大量的體力活
: 就算大家重複染疫輪班,我認為勞動力不會減少太多(不是說只是小感冒嗎?)
: (除非大家都染疫被抓去隔離 XD)
: 我是覺得就算歐美疫情結束,大家健康的上班,人力仍然是無法解決塞港的問題
: 因為大型機具、作業空間就這些,你狂補人都叫來上班也只是喝咖啡滑手機而已
: (想當年玩星海爭霸,狂做工兵要狂挖礦,但是礦池就只有那些,結果一堆工兵在排隊

: 整體生產效率反而降低)
: 整體碼頭港口作業這邊我看也是只能用"時間換空間"
: 政府能做的應該只剩下貨物上船前跟下船後的陸運交通要維持疏暢
: 高速公路把多線道都先讓給大貨車專用比較實在
: 現在塞港的還櫃時間7+7 共14天,過期就要收錢(拜登就是查這個嗎?)
: 問題是,我在香港這樣小的地方作業,在塞住的狀態下,7+21天都很緊繃了
: 歐美國家腹地這麼大(當初去美國拜訪客戶,一天只能一訪,車程8~10小時)
: 要透過鐵路、連外道路抵達倉庫卸櫃再回程還櫃,真的是很難達成
: (所以才被收錢 XD)
: 而陸運端還有潛在問題 “風災、水災、熱浪、地震等天候“
: 依現在極端天氣的狀況,實在難保持樂觀態度
: (歐洲水災,鄭州水災,溫哥華熱浪部分聯外鐵路燒毀、煙花颱風往上海去)
: 這樣塞港+原本旺季的狀況
: 先前宏遠國清哥電視上所說的
: "補上庫存的週期在1.5~2年"左右
: 依照目前的狀況,我覺得是沒有補到任何庫存,庫存補上的時間只會往後遞延
: 也就是說,光是"補庫存"這需求就至少還有1.5至2年的榮景(目前看來只會大於)
: 再來
: 去看了一下準班率跟FBX
: https://i.imgur.com/g2JCpux.jpg
: 把準班率上下顛倒後(應該可以稱為“誤班率“吧?)時間重疊放一起
: https://i.imgur.com/VvF45KF.jpg
: 運價明顯是反應塞港誤班之後的
: 也就是說,當塞港疏緩後,運價會隨之緩跌
: 這兩個數據重疊會呈現跟供給需求的曲線雷同
: https://i.imgur.com/hmBPH2g.jpg
: 當今天塞港趨緩,運價就會開始緩跌
: (而目前準班率還在降低,運價還在漲)
: 所以現在的eps其實並不是最高的
: (台驊的董事長好像有說希望運價下降準班率提高)
: 當運價開始緩跌,準班率開始緩升到平衡點 的這個過程
: 航運業的獲利才會慢慢來到最高點(均衡點?)
: https://i.imgur.com/dH9955t.jpg
: 而現在的狀態,如果明年3月要簽長約
: 3月當下的運價很大機率會比今年3月簽約的時候高
: 加上廠商被今年塞港嚇到,明年一定更提前備貨庫存
: (這樣明年還會有淡季跟低運價嗎?)
: 那是不是,我以為航海王演到要打四皇迎向結局了
: 結果發現,才看到剛踏入新世界而已
: 原本以為今天party結束了,結果發現這是嘉年華會,還要瘋狂一陣子
: 個人認為,航運的eps高點,應該落在明後兩年,甚至會持續更久
: 去查看了一下準班率的資料
: 發現長榮、陽明的準班率都低到可憐
: 大家討論的ZIM更是只有6%
: https://i.imgur.com/hICWcik.jpg
: 個人認為目前隱憂在準班率實在太低了
: 準班率低表示船輛的使用週轉數低,這對於租賃的航運業很傷吧(在說ZIM嗎?)
: 那在這麼低的週轉率之下,大家進港都一樣要排隊的情況下
: 獲利勝出的一定是單趟運載數量最大的,誰的自有大船多誰就賺得多
: 所以我也在週五把陽明船票大多換成長榮了
: 而關於三雄,我個人看法是"時勢造英雄"
: 用學生跟成績來比喻三雄
: 萬海就是當初國文(亞洲線)一直考滿分的傢伙
: 然後當初計算成績時國文的權重最高,於是萬海長期以來都是第一名
: 而現在突然教改(時勢改變),數學英文權重都改超重
: 剛好數學(美洲線)英文(歐洲線)都是長榮跟陽明擅長的
: 所以兩個人的成績排名就突然跑到前面去了
: 陽明甚至得到最佳進步獎(虧損稅額可以扣抵)
: 而根據上述資料的情勢,未來似乎是長榮最好?
: 總結
: 個人認為目前塞港的狀況只有黑科技跟黑天鵝有解
: 黑科技成本太高,就算可以,準備時間也救不了近火,基本上不可能
: 但是黑天鵝可以把需求一次降到底喔!(但這個是終極武器會大家一起死)
: 然後,未來三雄的股價應該要慢慢脫鉤
: (請大家就不要長榮陽明哪邊便宜就跳船,請集中籌碼吧各位XD)
: 另外,補充一下燃油附加費資訊
: 想當初裝櫃裝很大的時候,某天也開始被收取燃油附加費
: 後來查半天才知道是船公司要轉嫁油價上漲的成本收取的費用
: 然後我們就找了攬貨公司(也就是簽了長約的仲介公司)
: 透過他們叫貨櫃,就再沒沒收過燃油附加費這東西了
: 用里民活動舉例
: 今天里民活動要本島旅遊,每人繳500元
: 因為疫情前大家都沒啥興致,所以40人的車只報名10人
: 上車前通知,現在95漲到每公升30元,大家要多繳30元補貼油資
: 旅行社得到30*10=300的油資補貼
: 然後疫情結束了,大家都要去本島旅遊了
: 現在出團要每人1000元了
: 然後,不好意思,現在95又漲回每公升30元了,請大家多繳30元補貼油資
: 旅行社得到30*40=1200的油資補貼
: 但是,一趟車出去,多載了30人,油其實沒多吃這麼多
: 但是大家卻會覺得,當初的油價就是補貼這價格,很正常
: 而現在航運業在滿載(分母超多)的狀況下,每一櫃收取燃油附加費(油資補貼)
: 根本就是超額利潤 賺超大!!
: 故油價如果繼續上漲,對航運業還是利多啦!
: 好啦,打了這麼多,主要還是要請益大家 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
: 如果有提出到我沒想到的快速補足庫存方法,我可能也要打包下船了 哈哈
: 另外,有在港口作業上班的鄉民,請特別留意工安嘿!
: 現在塞港,這樣長期的高壓作業,看到港口的工安新聞我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 生命很寶貴,在港口的大型機具面前,人就像螞蟻一樣,啪一下就掰了!
: 祝大家賺錢!
作者: fallinlove15   2021-07-26 07:50:00
所以對未來不要太樂觀 世界正在無度地殺雞取卵
作者: gotostanford (Eason)   2021-07-26 09:34:00
假設妳的最大競爭對手至中東、埃及市場只要一噸大概USD 20~30/mt,之前運費只要USD 40/Mt,現在漲到一噸運費300多元,是要有什麼競爭力?不用考慮變動成本?不斷獲利的狀況之下搶出貨??不要秀下限了好嗎?為了增加公司的產能利用率,避免停工損失,很多產品即使虧損,現在有變動成本就出貨了!虧損不代表不用搶貨櫃,但大家能虧損多久?下游也不是傻子讓你無限上漲售價,到一定程度下游也會減產因應!今天萬海一度跌到穩,押身家進場準備財富自由了嗎XD既然這麼看好!趕緊融資歐印!天天數錢準備退休!
作者: fallinlove15   2021-07-26 09:52:00
類似的模型歷史上一再發生 解釋起來很複雜 這邊的人都懂對整個環境也沒什麼影響又浪費時間又不討喜聽得進去的人就默默避險就好
作者: gotostanford (Eason)   2021-07-26 11:39:00
胡椒漲價照吃牛排啊!用玫瑰椒鹽就好XD你今天抄底了嗎?每天都可以抄底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