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一支iPhone背後的零碳生存戰》蘋果一紙公告 揭示台灣149萬

作者: hedgehogs (刺蝟)   2021-08-13 07:17:51
原文標題:一支iPhone背後的零碳生存戰》蘋果一紙公告,揭示台灣149萬企業落後危機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focus/indep/6004929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2021.08.11
撰文者:黃靖萱、管婺媛 研究員:李大任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
去年7月21日,一紙蘋果公告,揭露台灣企業未來10年最難過的關卡。公告寫著:2030年,
蘋果所有業務及其製造供應鏈都會實現碳中和。
一年時間,「碳中和」,這個神秘密碼已撼動台灣產業:台積電買下台灣9成9綠電憑證,
做iPhone包裝盒的忽然發現生意要消失了!
商周追蹤這一年的變化後發現:以中小企業與代工為主的台灣,即將遭遇一場「碳中和」
海嘯,而我們脆弱的程度,卻遠超過目前所能想像...。
蘋果最新公告:2030年,所有供應鏈都要能做到碳中和。一段簡單的文字,已讓台灣供應
商大地震。
一個企業不論辦公室用燈、影印或產線用電都會排出二氧化碳。而要做到碳中和,須透過
植樹造林、購買再生能源憑證,或自身使用低碳、零碳排的能源,才能抵消這些排放量。
一支iPhone X的生產過程,會排碳80公斤左右,倘若蘋果沒做任何事,要把iPhone賣到碳
稅最貴的瑞典,可能會被課超過新台幣300元,若在全球各地,蘋果都要付碳稅,一年要
為此付出500億元。但若它做到碳中和,即不用付出這筆錢。
「做不到不行啊,做不到就離開供應鏈。」一位蘋果供應鏈高階主管說,蘋果動,它的供
應商就要動。
蘋果的壓力傳染到供應商,並且一層又一層的向外擴散。
今年4月,台積電宣告:將供應鏈碳足跡以及減碳績效,列入公司採購重要指標。它的700
多家供應商開始動員節能減碳,而以台積電一家營收20億的中型供應商為例,其又有多達
百家的供應商。
「例如做我們金屬材料加工一小段製程的供應商,就是一家2人公司,我到時也要確保他
們能做到(減碳等要求),否則要換掉,因我也要確保自己不會被客戶給洗刷掉啊!」一
位台積電供應商說。
另一家台積電供應商,雖是提供客戶製程過程中的關鍵耗材,但因遲未做碳足跡揭露,差
點要被踢出供應商名單。後來,它雖透過碳足跡盤查提高評鑑成績,才勉強留在要持續改
進的供應商名單上。接下來,他們還得面對的挑戰是,在10年內,再節能20%。
做碳中和有多複雜?一位百億營收的供應商用「毛骨悚然」形容。
「要花好多錢。光所有機台要連網蒐集排放數據,就要花幾千萬,一下這邊幾千萬,那邊
幾百萬,嚇死人。」「而且以後我們的公務車,也要去買電動車了,」這位蘋果關鍵供應
鏈的執行副總說。
它的牽連甚廣,包含到影印一張紙、員工出差搭什麼交通工具,都會被計算入排碳的成本

大家開始砸錢轉型。現在,百億大廠雖痛苦,但還算有餘裕,但殘酷的事實是,台灣很多
中小企業就如同前述的2人公司,難以負荷轉型成本。
不做蘋果訂單不行嗎?其實,不僅是蘋果,包括Nike、Google、沃爾瑪、Ikea、賓士,各
行業的龍頭廠都在做出「碳中和」、「淨零排放」的承諾。
10年內,海嘯確定將襲往台灣,而一份商周近期針對企業主的調查,竟有8.5%的企業說:
碳趨勢增加營運成本太高,正在思考結束公司營運。
別以為,這些改變是未來式。現在,倘若你是蘋果的用戶,你就在見證衝擊。
以iPhone包裝為例,最新的iPhone 12包裝盒,比4年前盒子薄了一半;蘋果聲稱,降低包
裝體積,就可降低運輸碳排量,也可減少不必要的電子垃圾。此外,iPhone 12的塑膠包
材也少了58%,超過9成的包裝都用纖維材料,甚至連貼在手機顯示器的螢幕塑膠膜,也
被換成纖維材料。光一個iPhone包裝盒縮一半,竟就衝擊台灣5,500億產值,然而,蘋果
包材簡約趨勢,還不僅只於iPhone。
國內造紙大廠正隆,就因蘋果iPhone內盒改採需要更多人工的一體成型設計,只好減少供
給蘋果的量。塑膠業也得開始變。如台塑在今年7月股東會上宣示,要放棄一次性的塑膠
事業如PVC(可製成保鮮膜)、PE(可製成垃圾袋)。這項業務占台塑1年營收占比約5%
;但在減塑、減碳趨勢下,他們也得開始割捨「不永續」的獲利來源。
面對衝擊,有人甚至連做生意邏輯也大改!單價低的蘋果標籤廠正美,就開始建「永續材
料資料庫」,詳列每種材質的可回收性、可分解性、排碳等數據。未來,當客戶提出減碳
或低碳設計時,它就能快速找到匹配材質。
沒有退路,讓他們跑得更快。
連兆元企業都拿出高規格應戰了,「除非你不要這個產業了,不然不下功夫,自然被淘汰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說。
一個碳中和新規則,讓做蘋果包裝盒的忽然發現生意不見了,還讓台塑索性放棄賺錢的業
務...然而,面對這波減碳海嘯,「台灣一半企業不知自己碳排多少」...臺灣企業誰會倒、
誰能活、誰會崛起?台灣下一個十年,會上升,還是會墜落?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連提供關鍵耗材的廠商都可能因為交不出碳足跡被踢出去,
如果台積不做,蘋果敢踢嗎?踢了能找誰做晶片?
作者: apolloapollo (apollo)   2021-08-13 08:47:00
所以要歐印啥
作者: newconfidenc (小遊)   2021-08-13 08:23:00
這是真的消息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