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
「買米也漲了」 台經院長張建一:是物價上漲不是通膨
原文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875334?from=udn-catelistnews_ch2
發布時間:
2021-11-08 16:15
原文內容:
台灣十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2.58%,通膨壓力持續升溫,但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
目前通膨問題是因為供應鏈影響生產,台灣下半年物價比較有壓力,會不會造成物價全面
上漲,還要觀察,但不應說是通膨;他相信供應鏈恢復穩定,以及運價下跌,原物料就會
往下,「大家不用擔心通膨」。
至於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高達14.78%,創下二次石油危機以來最大漲幅。張建一
表示,2017年油價也曾漲到140美元以上,WPI當時也有到十幾,但物價並無大變動;WPI
是上游廠商進口成本,要看廠商是否轉嫁到下游。從歷史資料來看,不是WPI高,CPI就高
,台灣不會大幅度通膨,原因是與民生物資有關的價格都是政府管控,包括水、電、油等
,甚至高鐵價格,這部分就占物價2成。
張建一表示,目前主要是進口價格上漲帶動CPI,「我自己昨天去買米也漲了」,如果疫
情穩定,供應鏈恢復,供給充足就會往下,「大家不用擔心通膨」。此外,明年基本工資
上漲及軍公教調薪,過去研究顯示,與物價沒有太大關聯。
全球經濟因為美國縮減債務規模,明年可能升息等因素出現變數,張建一表示,他在1997
年到台經院至今,歷經過.com泡沫、金融風暴等,那時全世界也都認為要崩盤了,但只要
是各國財政政策,錢可以解決的事都不是大問題,人類還是順利度過,美國若升息美元可
能撤出新興市場,但動盪是短期,政策都能夠解決,大家應該關注在疫情問題。
他說,經濟學人列舉2022年影響經濟十大風險,大部分都不會發生,但中國就占四個,是
最大變數,「中國會是全世界最關注的議題」,包括美中貿易戰,因此他最擔心的是兩岸
,另一個則是疫情變動,其他只要是貨幣及財政政策可以解決,都不是問題。
張建一表示,目前美國及其他國家都要大內需,美國也為了進口原物料降低中國關稅,因
為中國仍是全世界重要供應鏈,即使很多廠商將生產基地移往東南亞,但是大部分中間材
及零組件仍要中國供應。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很奇怪 物價上漲不是通膨
那什麼才是通膨???
跟我思考的通膨邏輯不一樣
而且把問題歸咎運價下跌原物料就會下跌
這到底在幹嘛
全球這波通膨是各種原因堆積而成
物價上漲不是通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