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ensionship (nothing)》之銘言:
: 我們先排除衰退期的情況
為什麼要排除衰退期
不排除衰退期到時候進場點是8523或是3955的時候
就跟上一篇一樣一堆人在靠北
排除有人靠北,不排除也有人靠北
那還討論甚麼?
: 假設新鮮人於2015年6月於大學畢業
: 在2015年11月開始工作,在12月開始拿到薪水的情況
: 一直算到2021年11月30號為止
: 為了比較好算,用薪水25K計算,手續費沒打折
: 信貸22倍為55W元,利率用2%計算,七年還清
我就說了比較好算,
找不到利率2%左右,可以不要借
借不到22倍,可以少借阿
有沒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阿?
: 55*(1+2%)^7=63.2
我只是為了比較好算
我去拉銀行信貸試算的結果是
7022*83+7028=589854
比我算的還要低
: 標的用00646來算,
我只是隨便拿一個類大盤的標的而已
如果連一個類大盤的標的都還覺得風險很高
可以去買債券阿
我沒反對
: 於月K布林通道下緣融資買入
: 於月K布林通道下緣融資部位賣出,報酬立刻再投入
: 買入點為1/14 18.8
: 融資買入72張,手續費為1929元,剩下6631元
: 賣出點為12/12 21.5
: 融資賣出43張,手續費為1317元,稅金為925元,融資利息81.216W*6%*333/365=44457
: 賺了2.7K*43=11.61W,合計剩下69401+6631=76032
: 還可以買3.5張,手續費為107元,剩675元
: 合計32.5張00646+675
: 到2021/11/30 00646 39.5
: 通通賣出,手續費為1829元,稅金為1284元
: 39.5K*32.5-1829-1284+675=128.1W
: 128.1W-63.2W=64.9W
: 借了55W,七年後還清還賺64.9W
: 結論,可以借
https://www.moneydj.com/etf/x/tool/tool0001.xdjhtm
我用每個月7100定期定額試算
到結束損益金額:288,434 台幣
比我試算的還要低,代表甚麼?
如果連信貸55W都不敢借
試問你叫年輕人買房幾百萬就給他貸下去
我有時候不太清楚我頭腦不好,還是誰的頭腦不好
我最近常常在感嘆七年前
一堆文章跟我洗腦說
台灣少子化,房價要崩了喔,不要買房喔
結果到現在,連我家隔壁曾經是亂葬崗的地都翻了好幾翻
去年反彈到萬三的時候
一堆人跟我說高點到了,台股上不去,放空數錢
他們一路被尬到萬七,
我因為相信愛大,完全沒去放空避過一劫
我最近慢慢能夠接受
為什麼有錢人那麼有錢了
卻還是要去借錢買資產的理論了
如果說借錢投資是個錯誤
難道這些有錢人都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