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債的一點疑問
有人常說股債是翹翹板,
在某個固定的銀行利率之下,
景氣好的時候, 公司eps上升, 股票殖利率就會上升,
買股票風險較低,
債券就會被拋售, 一堆資金跑去買股票, 價格也越來越低, 債券殖利率就會慢慢上升
股價也會上升, 所以股票殖利率就會慢慢降低
直到債券和股票的殖利率取得平衡,
但是兩者的殖利率不是相等的關係,
而是一種風險報酬比的關係, 承受多少風險, 獲得多少報酬率
(同理, 當景氣不好時, 兩者的殖利率也會再找到新的平衡)
所以, 去年有一陣子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然上升,
那時fed又沒有升息, 還在印鈔票, 結果公債殖利率會上升
以上是銀行利率都沒有變動的情況下, 股債透過殖利率間, 存在一種平衡
景氣行情好時, 股價會上漲, 債券價格會下跌
景氣行情差時, 股價會下跌, 債券價格會上漲
(若股票用本益比來比較, 也是有類似的關係)
但是當銀行利率升息後,
股票和債券的殖利率, 都會去跟銀行利率比,
錢存銀行, 很像是買一張銀行債券的意思
但是這種債券比公債更安全, 因為公債價格會漲跌,
雖然一直抱到到期, 殖利率都不會再變,
但是提早賣拿回現金, 就有價格漲跌的風險
但是銀行不會, 存款放著就收利息, 取出也不會變少,
而股票殖利率又比公債更有風險,
除了股價會漲跌, 殖利率會變動,
還不一定會填息, 股市也有系統性風險
所以風險大小是: 股票 > 公債 > 存銀行
所以當升息時, 最安全的基準調升了, 產生比價效應,
公債殖利率, 必須比銀行再高, 才有人要買
股票殖利率要更高, 才有人要冒風險買
所以升息, 股票和公債, 價格通通都會下跌
使其殖利率都變高, 然後產生新的平衡
股債之間, 也會再找到平衡
以上的理解不知有無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