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imYoHwan (gosu mage)》之銘言:
: ■特斯拉不會出售特斯拉機器人,而是僱傭數百萬個機器人來創造勞動收入。
: ■全球勞動力市場:萬億美元!
: 收入
: ■全球市場是44億美元的勞動力市場,是電動車市場規模的10倍。
: ■特斯拉機器人的勞動力為1000萬單位(佔全球勞動力的0.3%),在危險或無聊的工作中
: 賺取淨工資~4萬美元/年,每年將獲得4000億美元的收入!
真的有夢最美,我雖然某些方面算是馬粉可是這真的想太多
幾個問題
1. Tesla光做葛車齁,在美國就被UAW搞到七葷八素上法院媒體戰甚至民代天天關切
美國工會早就把Tesla機器人取代人力視為大敵
今天Tesla繼續提高機器人勞動力比例,你看會不會天天被查水表
說個重點,機器人沒有選票
2. Tesla高度自動化和大量使用機器人,自己在Model 3初期就嚐到極大苦果
甚至一直到現在Model 3還是有組裝上品質的問題
簡單來說,高度自動化在產品週期初期的時候良率、速度可能都拉不太上來
當然隨著經驗進步造車know how越來越多可能可以縮短陣痛期
但機器人學習是要數據,數據來自於量,也就是說終端產品前期可能會很慘烈
過去Tesla幾乎是EV的唯一品牌,未來呢?
3. 多數國家,獎勵補助都是跟隨著當地的就業機會綁架
沒有就業=沒有$$=沒有選票=無法通過,今天就算通過大概也會有鄉民圍攻表示:
機器人眼神不懷好意想要肛我,害我家隔壁老王白狗的女朋友小黑生不出來
: 利潤率
: ■與銷售電動車相比,利潤率幾乎是無限的:特斯拉機器人在其預期壽命期間將賺取其製
: 造成本的許多倍——如果採用耐用材料,壽命可能很長。
: ■4000億美元的收入和很少的賣商品的成本將轉化為非常高的估值......
: 競爭
???????
壽命取決於成本,你堆成本當然壽命可能會很高
問題是成本一直往上拉也沒辦法達到永生,邊際效益會逐漸下降
最終所有量產的東西都是要在邊際效益上取得平衡
這葛分析師是不是沒在工廠待過啊,我猜沒有
而且也沒做過生產方面的分析吧?
: ■由於深厚的"創新護城河",特斯拉在機器人領域的競爭中領先5年以上。
: ■特斯拉電機+電池:功率密度最大,規模化生產
: ■FSD晶片:最省電的AI晶片
: ■Dojo:最省電的AI訓練集群
電池方面不予置評,Tesla應該還是有領先不少的地方
不過AI個人不覺得Tesla有他講的絕對優勢....
Tesla的作法是比較激進,但並不是其他公司沒有同等級的技術
5年以上這個說法實在是太豪洨
我反而覺得,Tesla在中長期可能反而不會專心在製造EV
而是轉為solution provider
就是把Tesla現有的技術全部拿來各種賣各種授權
處理人對Elon Musk太麻煩也太困難
光是一個UAW就可以把Elon Musk弄到腦充血
不如專心搞專門的技術,製造就只做最尖端的概念量產車火力展示
畢竟傳統車廠真的完全開始投入,整個市場就會變成血海
最後就是後勤和生產鏈決勝負,偏偏Tesla這兩者都不是佼佼者
就算是馬粉也不能把Tesla吹上天啦,機器人那麼厲害
CT還不是搞到生產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