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出清臺企銀,改存兆豐金「還好跑得快」!她30歲年領20萬股息:
存股最忌「死存」!3時機換股操作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3oYQL8
發布時間:2022-04-26 10:45
記者署名:
原文內容:
作者小車是一位文科出身的七年級平凡上班族,存股資歷9年。用獨創的「金融股543規律
」及持股配置,買在低點、迅速累積股票張數,4年內讓資產成長近40%,年領20萬股息。
換股操作分享
存股原則上是只進不出,每年坐領股利,但「殖利率」、「公司獲利」以及「公司管理是
否出現紕漏」三項,是我每年檢視核心持股要不要汰換的依據。
若公司體制穩健,就算偶發出現衰事,只要公司獲利維持上升或持平都能安心續存。若是
獲利接連衰退(景氣循環股除外)又看不見公司拿出因應措施的話,就要思考在合適的時
機進行「換股」操作。
【換股一】銀行放款不夠謹慎:臺企銀(2834)換兆豐金(2886)、華南金(2880)
2018 年,剛拯救完彰銀的施建安轉戰臺企銀擔任總經理,使臺企銀的業績提升許多,每
月EPS 也較往年成長不少,加上又是便宜的官股銀行,一時間深獲存股族青睞。
2019 年2 月我也跟上這波熱潮,陸續以約11.25 元的均價購入臺企銀。後來臺企銀接連
踩了華映、綠能的雷(編註:大同集團轉投資華映、綠能、半導體尚志失利,導致這三家
子公司下市,股票變壁紙),甚至到6 月踩了潤寅詐貸(編註:紡織貿易商潤寅公司負責
人楊文虎、王音之夫妻以假財報向12 家銀行詐貸472億餘元) 的大雷。
當然銀行踩雷不是什麼新鮮事,但讓我介意的是臺企銀為何在沒有什麼擔保品的情況下借
出13億?假設有超過一半比例的擔保品,被倒帳也不至於損失這麼慘重,反觀另一家大苦
主王道銀行也是借了14.7 億,但扣除擔保品後呆帳降為6 億。
那時我開始覺得臺企銀也許為了衝業績,在放款上不夠謹慎,日後可能還有大大小小踩不
完的雷,於是我在2019 年7 月以約莫13.5 元的均價,將臺企銀股票全部出清,換成華南
金與兆豐金參加除權息,有驚無險地度過這半年存臺企銀的跟風之旅。
後來2019 年11 月施建安請辭,臺企銀業績也打回原形,股價從2020 年3 月股災後到現
在都爬不回來。如今回想,很慶幸那時當機立斷跑得快,所以存股還是不能完全不動,要
持續觀察其表現。一旦買進的理由消失(如:安心、管理穩健、持續獲利......),就是
該說再見的時候了!
【換股二】交易風險管理有疑慮:華南金(2880)換台積電(2330)、合庫金(5880)
在我的核心持股中,原本從2018 年開始存的「華南金(2880)」占比將近一半,均價經過
配股降至17.3 元,即使經歷2020 年3 月股災,它在我的未實現損益裡大部分時間仍是紅
色的。
原先持有華南金
我的金融股規畫是官股搭配民營,官股穩健、民營衝刺。官股打算從官四金裡高價挑一檔
,低價挑一檔。
高價挑了官銀模範生兆豐金,低價在「華南金」與「合庫金」之間做選擇時,覺得華南金
歷史悠久,且旗下銀行備抵呆帳覆蓋率及逾放比表現皆為四大官銀之首,具備穩健與「雄
厚」的本錢。
加上其股利策略為一半股利一半配股(合庫金為8 成股利2 成配股),實際報酬率也略勝
一籌,所以我選擇了華南金。
華南金留校查看,暫停加碼
直至2020 年3 月,華南金控旗下的華南永昌證券因交易風險管理不佳,出了虧損47億的
大包。照理說公司出了倒楣事,應該勇敢趁機買進,但我認為這個雷,在於華南永昌證券
沒有做好管理的工作,虧損並非完全無辜。
當然華南銀仍是一間超棒的銀行,交出了不錯的獲利成績單,只是整體金控被華南永昌證
券的失誤連累了,因此我當時暫將華南金留校查看,沒有趁股災時加碼。
部分換股台積電、合庫金
後來持續觀察2020 年華南金的EPS 表現到8 月,估算即使往後四個月獲利正常,當年的
股利實際報酬率大概只有3%左右。既然報酬率都這麼低了,不如賭一把,換更有前景的
台積電與2020 年獲利表現正常的合庫金。
於是我在2020年8月除息後陸續賣出華南金(賣出價皆超過我的均價17.3 元),一部分換
四百多元的台積電,一部分換跟它同等級的合庫金,而原先規畫要買華南金的資金也都轉
向買合庫金。華南金只留下一小部分,觀察2021 年的表現再決定去留。如果華南金的
EPS 到2021 年7 月都表現正常,除息後用每年規畫投入的資金買回;如果再出大包,就
考慮全部出清換合庫金。
心得/評論:作者年紀輕輕才30歲,
已經有很精準的換股操作,
金融股是不是不適合死抱,
也是要不時地靈活換股才不會住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