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gf (今年不太冷)》之銘言:
: 股市,營收良好,股價就有想像空間
: 這部分邏輯上可以理解
: 但實際上,又似乎沒什麼關係
: 拆開討論一下
: 營收好:
: 公司賺錢,老闆錢很多,員工分紅多,這部分都沒問題
: 但這似乎和股東沒什麼關係
: 譬如發哥和gg 營收很好員工分紅多,但股價是向下的
: 營收好,員工賺錢,但是股東是賠錢的
: 股價:
: 基本上就是買的人多就漲,賣的人多就跌
: 公司即使營收好,但賣的人多就是跌
: 公司營收即使是負的,但買的人多就是漲
: 所以說了半天,營收和股價似乎乍看有關係,但實際上卻沒什麼關係
: 既然股價和營收未必有關係,為什麼股東需要特別討論營收呢?
: 與其在意營收,更應該關注買的人多還是賣的人多才是重點吧
: 謝謝
股價這玩意 其實有趣就在這裡
在討論股價之前 先就這東西 講一下前言
學術上來說 股價 會有一個合理價格,通常會用一堆折現的方式
來計算價格,這跟買房子 房子合理價格是多少有點像
譬如 學區、新舊、會不會改建、未來租金報酬 經過一番計算後 可以得出
房子的合理價。
不過 股價訂合理價 已經有非常多的前人試過了,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雖然巴老一直強調價值投資,例如 :
企業管治(Management)」、「護城河(Moat)」和「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
但現在少年股神 誰有精神跟時間 研究那些東西
巴老的想法已經偏向質化與哲學思考,有些東西不太能量化
股票之於 投資學 或是財務"科學",因為要能夠有普遍性與證偽
所以會把股價不單單計算所謂的合理價,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來分析
就是報酬率。
報酬率可以玩的東西就多了
報酬率可以計算相關、變異、共變異、波動度、風險衡量等等
很多年前有個人把 個股報酬率 弄了個國中生都會的方程式- CAPM (1960)
Ri = rf + βi * ( rm – rf )
其實它就是個單因子模型,但是這東西後來被推廣的很廣 影響滿深遠
可以發現 這麼簡單模型,人類到60年前才發現 股價變動的"基本"關係。
CAPM 講的是 系統與非系統,後面則又衍伸效率前緣等等
正式開始
既然CAPM 是單因子模型,那把我們都可以收集到的因子都放進去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 公式要有多長有多長,而且要複雜可以更複雜。
CAPM帶來個比較重要的概念就是效率,也就是原PO講的
營收資訊之於股價,或是報酬率的關係 到底是怎樣
美國股市 我個人認為 算半強到強勢效率
台灣股市 中小型股算半弱勢效率,大型股 或是 外資持有的股票
應該是半強勢到強勢效率。
所謂的效率 就是 報酬率反映實際資訊好壞的程度
且其他因子無法顯著提供預測報酬率,該報酬稱為效率
反之 如果可以用已經公布的營收之訊預測報酬率,則該股票不稱為有效率
算是比較沒效率。
這個對不是本科的人可能會有些繞口,不過爬一下文應該可以了解
以台積電為例 若以過去 2~4個月營收變動 來預測下一期報酬率
https://imgur.com/RhiOuuZ
Beta 1.237
營收 S2330(-2)~(-4) 係數都呈現不顯著 (累計過去12個月營收)
這表示若用公布營收數據預測台積電股價是沒有用的
但以元太
https://imgur.com/9botisp
Beta 1.62
營收 S8069(-2)~(-4) 係數都呈現顯著
表示營收變動資訊對於預測元太下一期報酬率是有用的
所以單就營收來說,台積電屬於有效率的股票
而元太則不是效率股票
所以 如果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 找不效率股票比較方便交易
台灣投信一堆 中小型基金 很多內容是不效率股票
但不效率到效率 是一種 資訊散發到市場 之於 報酬率的一種過程
報酬率變動一般來說 當市場接受者愈多的時候,報酬率變動變得開始有效率
所以就形成 最早接觸好消息的人 賺比較多
愈晚的人則也許會追到 不合理的價格。
以上簡單 敘述 資訊之於 報酬率 與股票效率的關係
末祝
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