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壽險業賣樓湊錢「恐壓垮房市」?學者曝

作者: chi1104 (起齊)   2022-10-07 11:33:42
※ 引述《humbler (獸人H)》之銘言:
: 原文標題:
: 壽險業賣樓湊錢「恐壓垮房市」?學者曝更大危機
: 原文連結:
: https://fnc.ebc.net.tw/fncnews/house/155091
: 發布時間:
: 2022/10/06 10:29
: 記者署名:
: 無
: 原文內容:
: 部分壽險業者為了拯救淨值破底危機,開始賣樓套現,但市場擔心若今、明兩年壽險業失
: 血止不住,更多業者拋售房產,是否會成為壓垮房市的最後一根稻草?專家學者也做出分
: 析。
: 美國聯準會(Fed)誓言打擊通膨而大幅度升息,引發全球多國央行跟進。原先,外界預
: 期激進升息將對房地產造成巨大壓力,孰料房產業還未趴下,壽險業卻已先警報大作,面
: 臨淨值危機。
: 根據金管會公布,國內全體壽險業淨值至前8月,已降至1兆3670億元,今年以來已蒸發近
: 1兆3552億元,幾乎腰斬,而9月全球股債市震盪加劇,壽險業淨值也進一步受到衝擊,9
: 月南山人壽自結淨值已轉為負值,另外,保誠人壽、國泰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
: 、安聯人壽及第一金人壽淨值比均低於法定3%門檻。
: 壽險業淨值大縮水 學者說別怕
: 住展雜誌分析,引爆這一波壽險業危機包含4條導火線,分別為「股市投資失利」、「防
: 疫險賠付」、「經營績效不佳」、「債券價值減損」等因素。
: 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認為,壽險業淨值蒸發的問題沒那麼嚴重,可透過「
: 資產重估」的方式提升淨值,而近十幾年來壽險業「賺太多」,今年市場的動盪應不至於
: 傷筋動骨,尤其這一波房價漲幅犀利,壽險業大多擁有龐大的不動產,只要經由資產重估
: ,光不動產增值的部份就足夠有效提升淨值。
: 找錢大作戰 賣樓湊現金
: 不過,雖然金管會強調,國內壽險業「流動性沒有風險」,學者也認為問題不大,但住展
: 雜誌直言,壽險業資金緊繃是明擺著的事實,且壽險業者紛紛展開「找錢大作戰」,以提
: 升淨值與資本適足率,此舉卻把火苗引到房地產市場。
: 住展雜誌指出,壽險業找錢常見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現金增資」,另一種是「賣樓」
: ,而壽險業通常持有高額不動產,賣樓套現成為快速籌資的手段,「沒有賣一棟樓解決不
: 了的事,如果有,就賣兩棟!」
: 以三商美邦人壽(三商壽)為例,今年7月賣掉內湖「精英電腦大樓」整棟辦公樓,8月下
: 旬又公告標售信義「環球世貿大樓」部份樓層。另外,和泰產險將出售位於台北火車站附
: 近的台北分公司大樓。新光人壽雖然沒再賣樓,但卻出清自家發行的「新光1號不動產投
: 資信託基金」全數持股來套現,情況更為罕見。
: 淨值風暴擴大 壓垮房地產?
: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壽險業者確實面臨虧損與市場動盪的高風險,處在防疫險賠付
: 、債券跌價等內憂外患當中,但應不至於出現金融風暴。
: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助理教授蔡鐘慶則分析,縱使部分業者標售大樓,但有時也是由同
: 業接手。以近期因投資虧損而處分掉內湖區辦公大樓的壽險為例,接手的亦是另一家壽險
: 公司,在原公司持有9年的情況下,帳面處分利益達16.7億元,公告預計處分利益為12.6
: 億元;而依照標脫價格試算投報率,亦略高於壽險業投資不動產的最低收益率門檻。
: 學者示警 壽險業還有危機
: 蔡鐘慶強調,如果有壽險業因虧損想賣掉手邊持有的不動產,依照目前市場上對於好的商
: 辦大樓仍有一定的需求性,短時間應不至於對商辦房地產造成過大衝擊,比較該注意的還
: 是國際情勢,如俄烏戰爭、美國升息,以及兩岸未來的互動模式。
: 莊孟翰也認為,「壽險業財務暴風圈不會壓垮房市」,但「房價下跌卻會壓垮壽險業」。
: 他解釋,壽險業持有龐大的不動產部位,靠價值重估可以提高淨值,但若未來房價下跌、
: 且跌勢過大,則壽險業的救生索頓時變成導火索,這個部份恐怕才是最危險之處。
: 心得/評論:
: 很多人說依照IFRS本來就可以資產重新分配
: 把債券從FVOCI改放在AC合理
: 不要污名化金管會和壽險
: 但這都是建立在債券不會違約的假設上
: 如果債券違約了呢?
AC不是萬靈丹
IFRS9規定金融資產如果有「預期發生信用損失」仍然要做減損測試
一樣會需要認列減損損失
AC跟FVOCI相比只差在不用MTM
但如果持有債券意圖就是要持有到到期日(先不討論今天這個CASE是不是真的這樣?lol)
也是以領息至到期日為目的
那自然中間FV的波動的市場風險就比較與他們無關
(當然,但仍不表示信用風險就不會進減損)
另外原推文有些版友提到賣出投資性不動產沒辦法增加淨值
其實是說對了一半
IAS40規定企業可採成本法或是用FV衡量投資性不動產的價值
若公司選擇採FV衡量,自然因平時已評價至FV,出售時不會額外讓淨值增加
但若公司採成本法,則出售時因房價上升額外獲得的處分利益確實可以挹注淨值
如南山人壽Q2財報P.33
投資性不動產採成本法的部分有55E
這部分就是公司處分後有機會增加淨值的部分
(當然直接改成FV評價也OK)
至於要選擇「處分」還是要用改成「FV評價」
應該就是反映公司對於之後房市多空的view了吧 (賣掉vs.留著)
作者: aq2272353712 (阿一8 )   2022-10-07 11:35:00
問題是根本都沒賣啊…所以條件不成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