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mdcloud1314 (匿名)》之銘言:
: 如題, 小菜雞需要大家的解惑 Q Q
: 現在美股盤整期, 加上連連升息.
: 這樣的背景環境下, 很多人開始回歸教科書愛說的股債配.
: 雖然拉出以往紀錄, 股債也蠻常出現同跌同漲的現象
: 我個人也是認同債券相對股票還是更有防禦性.
: 但是, 我認為這個防禦性是建立在債券可以拿回本金的本質上(僅論美債),
不是,股債配置的重點從來都是長期投資(至少10年,最好20、30年)
,獲得一定的報酬並在投資的過程中降低波動風險,
而不是幾年就要拿回本金或你後面說的短線賺價差。
股債(美國公債)的相關性是低負相關,本來就可能在某些時候
同跌,本來就不可能有兩種正報酬資產永遠反向。但長期而言
還是有一定配置的效果。
: 所以我認同的是"債券", 而不是"債券ETF"
: 除了本金也多賺了利息, 這樣的防禦性對資產配置是有意義的.
: 多數的債券ETF本身追蹤的是債券指數
: 債券指數應該是跟著債券價格走而非到期殖利率或票面利率.
債券指數是指 指數成分債券所有的報酬,包括利息和價格變動。
也就是說,ETF成分債券的表現加總,就是你的整體報酬。
如果你覺得成分債券的表現沒有防禦性
那債券本身的防禦性很可能一樣很有問題。
如果ETF下跌,就代表直接買債券一樣會下跌(除非是快到期已經不具
債券而是現金性質)
: 通常債券價格的表現應該是升息期間下滑, 因為新的債券票面利率高, 舊的就跌價,
: 當轉向要降息時, 債券價格到谷底. 所以和股票一樣存在利差和進場時間的問題.
: 而債券ETF持有的舊債券又配不出好利息,
: 所以買入價格就算低, 能拿的利息也不一定好看.
你這應該是沒有理解「到期殖利率」的意義,到期殖利率
就是某張債券持有到期的「配息」+「價差」(價差可以是正或負) 而造成的總報酬
率,所以你在同一個時間點,買進同一個時間到期的美國公債,
本來就會因為價格高低,配息率不一樣。但總報酬是一樣的,
所以沒有什麼買直債 配息率就會比較好看這種事, 同樣到期年的直債之中
有的配息率高,但價格也高,有的配息率底但價格也低,
ETF是所有債券都持有,所以配息會在中間。
債券的預期報酬重點到期殖利率是「配息」+「價差」, 這點你在
同一個時間點買類似到期日的 單一債券和 ETF是一樣的。
當然你想多拿一點配息,選單一債券是可以選配息多,但價差少(或賠價差)的債券,
但總報酬並不會變多或變少。
: 假設你持有五年債券ETF(不論成分為幾年期)和五年期債券.
: 五年後, 債券都是取回投資金額+利息, 但債券ETF可能賣出時因為價格因素而蝕本.
這點沒錯,但這個是好處的前提是你5年後真的要用錢,那拿回本金有意義,不然就沒有
意義。你拿回錢之後再來要怎麼辦? 要再投入當下利率很低不就吃虧了?
如果一開始就是長期配置10年、20年的投資,5年就到期絕對是缺點而不是優點。
債券ETF會讓你持續持有特定天期債券,維持配置的穩定,
而不是幾年快到期就變成類定存。 (自己用債券長期配置的話要資金夠多
然後配一堆到期天期不同的債券梯,相當麻煩)
試想你想要5年才用錢,會覺得4年沒保本是缺點嗎? 當然不會啊,所以直接買債券
4年不保本不會覺得有問題。
同理,你如果要長期10年 20年配置債券,怎麼會覺得5年不保本
是缺點呢?
另外你如果5年就要用這筆錢,也以選擇買 目標到期ETF,一樣可以達到類似的
5年拿回本金的目的。
然後如果確定5年就要用錢又不希望任何虧損,確實一般的股債配置不適合你,
(如果要買一般 債券ETF大概只適合1-3年那種短債的)
但如果你現在買中期公債或綜合天期公債ETF放20年,除非美國倒了不然也不可能虧損。
: 請問上面的想法是有哪個關鍵觀念錯誤嗎?
: 或者債券ETF其實只適合炒短線?
: 為什麼股市老師達人每個都狂推債券ETF?
狂推 債券的理專 和營業員 還比較多吧,因為銀行券商賺比較大。
ETF優於 直接買債的一點就是交易成本低,
在銀行(尤其最差)或國內券商買到的直債價錢很差,沒買就先蝕成本。
即使國外券商你小額買價格也不會太好,
ETF不管什麼管道買買多買少,價差都一樣小很多。
雖然ETF有內扣成本,但有時那個價差可以抵上好幾年甚至10幾年的內扣成本了。
ETF當然也可以用來炒短線,但絕對不是只能炒短線。不是只有股市老師達人
這樣說而已(當然細節不是一定都正確,然後國內的債券ETF
還是比美國的差一截,長期最好不要用國內的)
去看美國的各種理財專家書藉,股債配置用指數基金或債券ETF配置
是很正常的作法(當然資產夠大用債券梯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