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舊話題,不知為何又突然有一堆人回覆了
正巧,日經中文網今年3月發表了一連串"看懂日本股"的文章,評論了日本民間和政府
的問題,如何導致日本經濟走到今天的
我節錄其中有意思的內容給大家看看
看懂日本股(1)企業家的動物精神
https://tinyurl.com/2d9hslxz
日本每家企業的平均研發投資在過去10年減少了25%,而美國增至2.3倍,中國激增至4.4
倍。從每家的設備投資額來看,日本減少9%,而美國增長28%,中國增長34%。員工投
資也很少。日本內閣官房的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5年的人才投資額僅為國內生産總值
(GDP)的0.1%。遜色於美國(2.1%)和德國(1.2%)。
為何日本企業失去了進攻態勢?法國巴黎銀行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河野龍太郎表示,「由
於日本經濟多次面臨危機,對高風險促增長投資持消極態度的經營者最後留存下來,産生
了巨大影響」。
1990年代前半期的經濟泡沫破裂時,汽車和化工等企業陷入業績低迷。雪上加霜的
是,在1990年代後半期的金融危機下,金融機構的惜貸和貸款催收加劇,企業融資風險加
強。此前的積極投資最終事與願違,很多經營者被迫卸任。
輕視伴隨風險的增長,重視活下去,就這樣日本企業整體喪失了動物精神(animal
spirit),內向趨勢加強。自2000年代起,日本企業的利益剩餘金(相當於留存收益)持
續增加就是證據。
看懂日本股(2)股東不説話
https://tinyurl.com/2xp9pzdg
這篇主要是在說日本企業的業績比歐美低迷的原因之一被認為是股東對企業經營干預少。
有點複雜,想了解自行點去看。
看懂日本股(3)風險投資低迷,遜色於中美
日本的創業比率僅為歐美的一半、投資對象的信息少等,投資不足存在各種原因。一名日
本國內風險企業基金的管理者説:「管理者由設立母體派出,工薪族的意識也是原因之一
」,
日本的養老金金基金和大學佔風險投資的比率合計為4.7%(2021年度,風險企業中心調
查)。企業年金經常由母體企業的出身者負責管理。如果考慮到內部評價,將對風險投資
等高風險投資變得態度消極。如果出資主體是金融機構和實業企業,風險投資也往往關注
母公司的態度。不允許失敗的日本式人事評價和風險投資格格不入。
看懂日本股(4)財政支援如溫水煮青蛙
https://tinyurl.com/2dlh53ey
貨幣寬鬆産生負面影響
從新冠疫情全面爆發前的2019年度的銷售額凈利潤率(虧損企業除外)的分佈來看,日本
58%的企業利潤率不到5%。這一比例超過美國(27%)、歐洲(36%)、中國(27%)
。
利潤率在10%以上的企業在日本僅佔16%,在歐美和中國都接近5成。
東短研究(The Totan Research)的社長加藤出指出,一大原因是「很多企業依靠日
本銀行的貨幣寬鬆及日本政府的籌資支持而茍延殘喘,競爭原理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據東京商工調查(TSR)介紹,日本2021年的破産案例為6030起,達到自1964年以來
大約半個世紀的低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年推測,在100萬人口以上的已開發
國家中,日本的失業率很低,僅次於新加坡。
日本的短期利率為負、長期利率也保持在0%左右。據調查公司帝國徵信(Teikoku
Databank)介紹,不論受益於低利率的情況如何,通過營業利潤等無法正常支付有息負債
利息的僵屍企業達到日本整體的13%。
僵屍企業要想存活下去,要優先籌資。由於這些企業比起利潤,更要優先確保銷售額
,因此以低價格獲取業務,導致盈利能力低。這樣一來,就連優良企業也容易捲入不賺錢
的價格競爭中。日本一橋大學的植杉威一郎教授指出,「僵屍企業的行為通過多種路徑給
整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看懂日本股(5)日本的投資魅力不如朝鮮?
https://tinyurl.com/28zzeqd9
對海外企業來説,日本的魅力還不如朝鮮。這看起來像是玩笑,但在投資的世界裏卻是事
實。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數據顯示,從海外投資者的累計投資額(出資、
設備投資和貸款等的合計)與各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值來看,截至2021年,日本
為5.2%。低於朝鮮(5.9%),在20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在第197位。
截至1990年代後半期,相比其他已開發國家,日本對外資進入的限制嚴格,這産生了
影響。但從2021年單年的外資投資額與GDP之比來看,日本為0.5%,仍低於七國集團(G7
)平均的1.3%。
日本企業也把投資的重心放在海外,而不是國內。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BJ)的調查數據
顯示,日本企業在2022年度計劃的國內設備投資水平僅比2002年度增加8成,而在海外增
至2.4倍。
日本企業的盈利依賴國內
如果探索原因,因人口減少而陷入收縮性均衡、管理層無法用英語溝通等難以一朝一夕解
決的問題將浮出水面。據稱日本企業進行研究開發時面對的最大課題是人手不足(DBJ調
查),高端人才的缺乏也很嚴重。